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丸

香附丸

《中国药典》: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当归200g川芎50g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白术(炒)100g砂仁25g陈皮50g黄芩50g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炮制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蓖麻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三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60克(醋煮)吴茱萸白薇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普济方》卷三六六: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槟榔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制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猜你喜欢

  • 牛黄小鸟犀圆

    药方名称牛黄小鸟犀圆处方天麻(去苗)二十两,川乌(炮.去皮.脐)、地榆(去苗.洗.焙)、玄参(洗.焙),各十两。上四味,为细末,以水少许化蜜,同于石锅内,慢火熬搅成稠膏,放冷,次入后药。浮萍草(净洗.

  • 硇砂散

    药方名称硇砂散处方硇砂3克 轻扮1克冰片0.2克雄黄1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鼻中息肉,初如榴子,渐大下垂,名为鼻痔。用法用量用草桔咬毛,蘸药勤点痔上,日用五至六次。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滴鼻栀子仁煎

    药方名称滴鼻栀子仁煎别名栀子膏处方栀子仁1两,苦参1两,木通(锉)1两。制法上锉细,以好酒4两,煎令香,去滓,倾于瓷盒中。功能主治风热,鼻内生疮。用法用量栀子膏(《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摘录《圣惠》卷

  • 柴青泻肝汤

    药方名称柴青泻肝汤处方柴胡1钱半,黄芩1钱半,人参1钱,半夏1钱,黄连1钱,青皮1钱,甘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男子肝火旺极,阴茎肿裂,健硬不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五

  • 艾煎膏

    药方名称艾煎膏处方艾叶2两,醋1斤。制法上将艾叶同醋于银锅内同煎数沸,滤去滓,慢火再熬成膏。功能主治头面风热,小疮多痒少痛,黄汁出。用法用量每用薄摊在衫纸上,贴患处,日1-2次。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 醒风汤

    药方名称醒风汤处方皂角白矾制法将皂角捶碎,泡汤200毫升,令浓,入透明白矾末6克。功能主治治卒中风倒地牙紧眼闭者。用法用量挑牙关开灌之,以鹅毛扫药上舌,痰出即愈。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澹寮方》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方名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处方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9克功能主治平补阴阳,潜镇固摄。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

  • 碧雪保命丹

    药方名称碧雪保命丹处方青黛、牙消、蒲黄、硼砂、朱砂(飞净)、生甘草末、枯矾各等分,冰片少许。制法共研细。功能主治红白口疮及喉症。用法用量吹患处。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下

  • 调劳养血丸

    药方名称调劳养血丸处方黄耆1两半,白术1两半,茯苓1两半,白芍1两半,人参1两,山药1两,归身1两,熟地1两,五味1两,麦冬1两,远志1两,陈皮8钱,生地5钱,山萸5钱。制法加入鸭血,炼蜜为丸。功能主

  • 麻子粥

    《养老奉亲》:麻子粥药方名称麻子粥别名麻子仁粥处方麻子1斤(熬,研,水滤取汁),粳米4合(净淘)。功能主治老人脚气,烦闷或吐逆,不下食,痹弱,及腹中冷气。用法用量麻子仁粥(《医学入门》卷三)。摘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