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己黄耆汤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

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

别名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关节烦疼,自汗出,腰以下重,小便不利,脉浮。现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水肿、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虚湿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5克,加生姜4片、大枣1枚,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皮肉中有虫行感,腰以下冷,可坐于被上,再以被绕腰,温覆微汗。

喘者,加麻黄15克;胃中不和者,加芍药22.5克;气上冲者,加桂枝22.5克;下有胨寒者,加细辛22.5克;腹痛者,加芍药。

备注方中重用黄耆补气固表为君;防己祛风行水为臣;白术健脾胜湿,助黄耆以益气固表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营卫为使。诸药配伍,表虚得固,风邪得除,脾气健运,小便通利,则身重、浮肿诸证自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防己黄耆汤

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

别名防己汤、汉防己汤、防己汤、逐湿汤、白术煎、黄耆防己

处方防己1两,甘草半两(炒),白术7钱半,黄耆1两1分(去芦)。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固表散风水。主肌表气虚,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渐恶风,不欲去衣;及风水客搏,腿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防己汤(《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汉防己汤(《活人书》卷十七)、防己汤(《圣济总录》卷七十九)、逐湿汤(《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风科集验方》)、白术煎(《仙拈集》卷一)、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加芍药3分;气上冲者,加桂枝3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3分。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以黄耆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米佐之。然则风湿二邪,独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阳、太阴药也。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泻湿,为治风肿、水肿之主药;黄耆生用达表,治风注肤痛,温分肉,实腠理;白术健脾燥湿,与黄耆并能止汗为臣;防己性险而捷,故用甘草甘平以缓之,又能补土制水为佐;姜、枣辛甘发散,调和荣卫为使也。

3.《成方便读》: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生湿,用各不同,故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己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迳去而病愈。故用黄耆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己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上部之湿欲解也。或从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愈,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

4.《中国医学大辞典》:何以不用桂枝麻黄以发表祛风,而用防己黄耆以补虚行水乎?盖以汗出为腠理之虚,身重为止虚湿胜,故用黄耆以走表塞空,枣、草、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以行水,重用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

临床应用1.功能性水肿:赵某,女,46岁。半年前出现水肿,经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心脏听诊及尿常规检查亦属正常,诊为功能性水肿。曾服西药利尿剂,水肿消,但不能巩固,且出现乏力。诊见下肢浮肿,按之没指,晨轻暮重,乏力肢麻,白带多,大便溏薄,舌苔白薄而腻,脉濡。用防己黄耆汤加味:生黄耆防己各15g,生炒白术各10g,生姜3片,大枣5枚,赤小豆玉米须各30g。煎服7剂后肿消,半个月后浮肿又起,仍投上药,再服7剂,病即痊愈。随防半年,未复发。

2.更年期综合征:王某,女,47岁。常自汗出,手足发麻,小便量少,下肢浮肿,舌质淡胖,月经错乱,舌苔薄白,脉濡。曾在内分泌科检查,未发现明显阳性指征,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用生黄耆15g,白术防己各12g,生姜3片,大枣3枚。煎服14剂,水肿消退。

3.狐臭:以防己黄耆汤治疗狐臭12例,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4岁,病程1~25年不等。处方:防己黄耆各30g,炒白术15g,甘草6g,生姜9g,大枣20g。若水湿甚者,加茅术、车前子(草);脾虚明显者,加茯苓皮、泽泻;肥胖者,加茵陈、焦山楂各20g。结果12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3.5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导散

    药方名称导散处方皂荚(炙,去子皮)1两,吴茱萸1两,当归1两,蜀椒(汗)2两,细辛(熬)3分,矾石(烧)3分,五味子3分,大黄2两,戎盐2两,干姜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脂瘕,腹中有块,致绝不复

  • 十全苦寒救补汤

    药方名称十全苦寒救补汤处方生石膏24克 青子芩18克 生绵纹9克 川连9克 白犀角6克 真朴3克 小枳实4.5克芒消9克 生川柏12克 白知母18克功能主治治瘟病,热盛体臭,不省人事,舌见黑苔者。用法

  • 韩侍郎神验捻髭方

    药方名称韩侍郎神验捻髭方处方百药煎1两,五倍子半两,诃子皮1两,(艹狼)把1两,荷叶1两,定粉3钱,绿矾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铁浆1碗,煎至半碗,绵滤过,再入文武火熬成膏。功能主治乌髭发。主用法用量隔

  • 竹茹膏

    药方名称竹茹膏处方真麻油60克 青木香60克 青竹茹9克杏仁20粒(去皮、尖)制法上药人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功能主治治黄泡热疮。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疮上。摘录《

  • 大米冬笋粥

    药方名称大米冬笋粥处方冬笋50克粳米50克制法将冬笋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稀粥。功能主治宣散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疹出不畅。用法用量空腹服。每日服2次。摘录《寿世新编》

  • 黑鱼汤

    药方名称黑鱼汤处方豨莶叶、鱼不拘多少。制法用豨莶叶铺在锅底,中间放鱼,上以叶覆之,白水煮熟,食鱼肉并汁;其叶取出,晒干磨未,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癣疮。用法用量服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 加味调中饮

    《寿世保元》卷二:加味调中饮药方名称加味调中饮处方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厚朴8分(姜汁炒),陈皮1钱5分,白术1钱5分,山楂2钱,干姜8分(泡),神曲2钱(炒),草果1钱,黄连8分(姜汁炒),甘

  • 南星散

    《仁斋直指》卷八:南星散药方名称南星散处方天南星30克枳壳(制)细辛各15克木香甘草(炙)各7.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痰咳嗽,胸膈气逆。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7片,慢火炖服。摘录《仁斋直指》

  • 苍耳鱼

    药方名称苍耳鱼别名苍耳膏处方苍耳草。功能主治疠风。用法用量苍耳膏(《卫生鸿宝》卷三)。注意忌盐百日。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 粉米汤

    药方名称粉米汤处方花粉3钱,苡米1两,藿香1钱,薄荷1钱,黄连5分(酒炒),黄芩1钱(酒炒),木香5分,木通1钱(酒炒),当归1钱5分,赤芍1钱(酒炒),荷叶1角,绿豆1撮。功能主治暑湿烦渴,腹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