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长春广嗣丹

长春广嗣丹

药方名称长春广嗣丹

别名长春补药方

处方人参(去芦)1两,天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洗)1两,泽泻(去毛)1两,山茱萸(去核)1两,石菖蒲(炒)1两,赤石脂1两,五味子(去梗)1两,复盆子(去萼)1两,白茯苓1两,车前子1两,广木香1两,柏子仁1两,山药(姜汁炒)2两,川巴戟(去心)2两,川椒(去目与梗,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川牛膝(去芦,酒洗)2两,生地黄2两,熟地黄2两,地骨皮(去木与土)2两,杜仲2两,远志(去芦,甘草汤泡,去心)3两,肉苁蓉(酒洗,去心膜,晒干)3两,枸杞子3两,菟丝子(酒洗,去土,及用酒蒸,捣饼晒干)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妇艰嗣,男子劳损羸瘦,中年阳事不举,精神短少,未至五旬,须发早白,步履艰难。妇人下元虚冷,久不孕育者。

用法用量长春补药方(《良朋汇集》卷二)。《墨宝斋集验方》:每服50丸,渐加至70-80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服10日后,小便杂色,是旧疾出也;又10日,鼻酸声雄,胸中痛,咳嗽唾痰,是肺病出也;1月后,一应七情滞气,沉痼冷积皆出。100日后,容颜光采,须发变黑,齿颓重固,既老而康,目视数里,精神100倍,寿命延长,种子之功,百发百中。

各家论述是方也,人参天门冬五味子用之补肺;石菖蒲柏子仁当归远志用之养心;白茯苓、怀山药用之养脾;山茱萸、熟地黄、覆盆、杜仲牛膝、巴戟、苁蓉、枸杞、菟丝用之补肝肾。所以然者,肝肾同一治也;车前泽泻利其灼阴之邪;生地、骨皮平其五脏之火;石脂之涩,所以固精;木香之窜,所以利六腑;川椒之辛,所以散湿痹也。此则兼五脏六腑而调之,五脏之精实,六腑之气和,夫然后可以媾精而宜子矣!

摘录医方考》卷六

猜你喜欢

  • 断续膏

    药方名称断续膏处方断续(即蝉蜕,净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疹子攻眼,肿痛不可开。用法用量以薄荷汁调敷,1-2次便能开;若小儿疮疹,黑靥不出,温熟水调下1钱即出,乳母服亦可。摘录《澹寮方》引《保生方

  • 和血汤

    药方名称和血汤处方桃仁、红花、归尾、赤芍、生地黄、青皮、香附。功能主治死血所致小腹胀急痛,小便反利。用法用量《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清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 厚朴桂心汤

    药方名称厚朴桂心汤处方厚朴4两(炙),桂心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霍乱后渴,口干,腹痛不止者。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2合,绞去滓,内分6合,细细饮之。服了如其渴欲得冷水,尽意饮之。注意忌生葱。摘录

  • 松仁粥

    药方名称松仁粥处方松仁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煮二三沸。功能主治润肠通便。适用于老年气血不足或热病伤津引起的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3次。摘录《本草纲目》

  • 经进萃仙丸

    药方名称经进萃仙丸处方沙菀蒺藜240克(淘净,隔纸微焙,取细末120克入药,留粗末120克同金樱子熬膏)山茱萸(酒蒸,去核)120克芡实120克(同枸杞捣)白莲蕊120克(酒洗曝干。如无,莲须代之)枸

  • 黑退消

    药方名称黑退消处方生川乌15克 生草乌15克 生南星15克 生半夏15克 生磁石15克 公丁香15克肉桂15克 制乳没各15克 炒甘松9克硇砂9克冰片6克麝香6克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外,各药研细末后和

  • 五圣散

    药方名称五圣散处方大黄(量病加减)生姜甘草各15克瓜蒌2个(去皮)皂角针30克功能主治治诸般恶疮。用法用量上叹咀,作一服,好酒250毫升,如疽疗大疮,全作一服,其余减半可也。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

  • 清宁膏

    药方名称清宁膏处方天冬240克麦冬杏仁半夏(制)贝母各120克桔梗甘草诃子北沙参各120克 桑皮牛蒡子各60克功能主治治肺受火刑,咳嗽,声音嘶哑。用法用量水熬二次,去滓,再熬至250毫升,入葛粉120

  • 门冬清肺饮

    药方名称门冬清肺饮别名麦门冬饮子(《卫生宝鉴》卷中)、麦冬清肺饮(《杏苑生春》卷三)。处方紫菀茸4.5克黄耆白芍药甘草各3克人参(去声)麦门冬各1.5克当归身0.9克五味子3个制法上药哎咀,分作二服。

  • 苦葶苈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苦葶苈丸药方名称苦葶苈丸处方苦葶苈(纸上炒)39克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9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2克防己30克 赤茯苓(去黑皮)紫苏叶郁李仁(汤浸,去皮、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