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银白散

银白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银白散

药方名称银白散

处方升麻知母甘草(炙)、白扁豆(炒)、山药人参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百病。

用法用量如慢惊搐搦,用麝香饭饮调下。急惊定后,用陈米饮调下。

惊吐不止,丁香汤调下。天柱倒,脚软,浓米饮调下。挟惊伤寒,薄荷葱白汤调下。疳气肚胀,气急多渴,百合汤调下。浑身壮热,面赤惊叫,金银薄荷汤调下,赤白痢不思乳食,姜钱三片,枣子三枚,煎汤调下。

吃食不知饥饱,不长肌肉,炒麦芽一撮,同生姜煎汤调下。暴泻,紫苏木瓜汤调下。神形脱,言语不正,及大人吐泻,藿香汤调下。诸病后无精神,少气力,不思食,煎生姜枣汤调下。禀受气怯小儿,可每日一服,最妙。

每服一钱,汤使如前。当服沸汤点,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玉诀》:银白散

药方名称银白散

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白术(面炒)白扁豆(去皮)藿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化湿止泄。治脾胃气弱,泄泻不食。

用法用量每用3克,紫苏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玉诀》

保婴撮要》卷三:银白散

药方名称银白散

处方糯米(炒)75克扁豆(蒸)60克藿香6克白术(炒)30克丁香6克甘草(炙)9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吐泻。

用法用量每用6克,紫苏煎汤加米饮调下。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猜你喜欢

  • 升麻顺气汤

    药方名称升麻顺气汤处方升麻1.4克葛根防风白芷黄耆人参各3克白芍药1.8克甘草苍术各1.5克功能主治治忧思过度,饮食失节,面色黧黑,心悬如饥,不欲饮食,气短而促。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

  • 黑蔹软膏

    药方名称黑蔹软膏处方白蔹10g。功能主治收敛,止痒,还原角质。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用10%黑豆油软膏,加到100g,直接涂于皮损处。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理脾涤饮方

    药方名称理脾涤饮方处方北箭耆5钱,白贡术5钱,法夏子3钱,西砂仁1钱,炮干姜1钱,白蔻仁1钱(为末)。功能主治五饮诸症。用法用量方中炮干姜用量原缺。各家论述此方奏功甚速,予历试有年,活人多矣。其制方之

  • 舒筋活血汤

    药方名称舒筋活血汤处方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功能主治治筋络、筋膜、筋腱损伤,并用于脱臼复位后之调理。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红花当归丸

    药方名称红花当归丸处方马鞭草8两,刘寄奴8两(2味共熬膏为丸),当归3两,赤芍1两5钱,牛膝1两5钱(酒拌),川芎1两5钱,香附1两5钱(醋炒),丹皮1两5钱(去皮),甘草1两5钱,红花7钱,白芷7钱

  • 拔管方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拔管方药方名称拔管方处方紫硇砂4分,蜣螂5分,红升丹4分,冰片4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拔疮管。主用法用量吹入。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疡科纲要》:拔管方药方名称拔管方处方壁

  • 参苓和脾散

    药方名称参苓和脾散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桔梗、苡仁、藿香、砂仁、炙草。功能主治脾胃两虚,泄泻腹痛,痘不起发。用法用量虚甚,加干姜。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 丁香半夏丸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药方名称丁香半夏丸别名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参陈皮(去白)各7.5克藿香(叶)15克半夏(汤

  • 参耆地黄汤

    药方名称参耆地黄汤别名三民地黄汤处方人参、黄耆、茯苓、熟地、山药、丹皮、山萸、生姜、大枣。功能主治肠痈。气血大亏,溃后疼痛反增,淋漓不已。用法用量三民地黄汤(《嵩崖尊生》卷七)。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 加减断下汤

    药方名称加减断下汤处方党参1两,熟地1两,艾叶1两,乌鲗骨2两,干姜5钱,阿胶7钱5分,附子3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温经补血。主气血虚寒,崩中漏下,黑多红少,脐下冷痛,饮食渐减,四肢无力,舌质淡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