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于溃疡病,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等属于肝郁气滞偏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

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方中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二味相配,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使肝火得清,气机通畅,则诸痛自愈。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去皮、核,取肉30克,用巴豆7枚,去壳,同炒令黄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寒注下焦,少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盐酒调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万氏女科》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去核)1钱,小茴(炒)1钱,破故纸1钱,桂心1钱,木香(汁)1钱。

功能主治产时寒气客于子门,入于小腹;或坐卧不谨,使风冷之气,乘虚而入,此疝也。但不能胀,且无形影。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入木香汁,水煎。食前热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袖珍》卷二引《圣惠》: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别名金铃散

处方金铃子1两,玄胡各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主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或作或止,久不愈者。二维病。肝气郁滞。

用法用量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注意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

2.《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方仅两药,用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止痛。

3.《方剂学》:本方所治诸痛,乃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二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

临床应用胃痛: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100个(汤温浸过,去皮;用巴豆200个捶微破,麸3升,同于铜铛内炒金铃子赤熟为度,放冷取出,麸、巴豆不用)。

制法去核,为末。

功能主治丈夫本脏气伤,膀胱连小肠等气。七疝,寒注下焦,小腹引外肾疼痛,大便多闭。

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方》,名见《济生》卷三

杨氏家藏方》卷十: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金铃子肉49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49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1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三:金铃子散

药方名称金铃子散

处方川楝子1两(净),斑蝥14个(去头翅足),巴豆14个(去壳并心,劈开作2片)。

制法上2味同川楝肉于银石瓦器内慢火炒,令川楝肉带微黄焦色,取去斑蝥巴豆2药不用,只将川楝子肉别安之一处,外用茴香3钱,重和前川楝子肉,用盐合炒令香,并前川楝子碾为细末。

功能主治膀胱疝气,小肠偏坠,小腹撮痛,发则欲死,诸所不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温酒调下。若脏腑微利,痛即愈。病久而甚,不过3服。服后仍用安肾丸、沉香荜澄茄散吞服,以补其虚,则其疾永不作矣。

注意病退即止,不可过剂。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椒桂散

    药方名称椒桂散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1两,桂(去粗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口臭。用法用量每用5钱,以水1盏,煎5-7沸,和滓热漱渫。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 二香三棱丸

    药方名称二香三棱丸处方丁香1两,本香1两,京三棱(煨,锉)3分,鸡爪三棱3分,石三棱3分,硇砂(研)半两,牵牛子(炒)半两,大黄(炮)半两,蓬莪术(炮)半两,槟榔(锉)1两,巴豆50个(去皮心,出油7

  • 久嗽不止丸

    药方名称久嗽不止丸处方马勃。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嗽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0丸,开水送下,自愈。摘录《吉人集验方》

  • 七层丹

    药方名称七层丹处方银朱60克 章丹125克铜绿30克松香250克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极细和匀。功能主治拔毒去腐。治小腿臁疮,疮面腐肉不清者。用法用量用麻油调,摊贴疮面,有新鲜肉芽时改用生肌药

  • 六和生化汤

    药方名称六和生化汤处方川芎2钱,当归4钱,炮姜4分,炙甘草5分,桃仁10粒,茯苓3钱,砂仁壳1钱,橘红8分。功能主治产后六淫外侵。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头痛发热,项强身疼,脉浮而紧为伤寒,宜加羌活、防风、

  • 加味朱砂安神丸

    药方名称加味朱砂安神丸处方朱砂5钱(飞,另研),黄连(酒洗)6钱,甘草(炙)2钱半,生地1钱半,当归2钱半。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血虚,心烦(忄夭)憹,惊悸怔忡,胸中气乱。

  • 木香白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白术散药方名称木香白术散处方诃黎勒(炮.去核)、龙骨、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当归(微炒),各半两;木香、干姜(炮)、白术,各一分。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

  • 舒肝和胃丸

    药方名称舒肝和胃丸处方香附(醋制)45g白芍45g佛手150g木香45g郁金45g白术(炒)60g陈皮75g柴胡15g 广藿香30g 炙甘草15g 菜菔子45g槟榔(炒焦)45g乌药45g性状为棕黑色

  • 补肾强身片

    药方名称补肾强身片处方淫羊藿、菟丝子、金樱子、制狗脊、女贞子。制法制成片剂。功能主治补肾强身,收敛固涩。主腰酸足软,头晕眼花,耳鸣心悸,阳萎遗精。用法用量每服5片。1日2-3次。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 冰麝散Ⅱ号

    药方名称冰麝散Ⅱ号拼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