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沥汤

荆沥汤

圣济总录》卷五:荆沥汤

药方名称荆沥汤

处方荆沥竹沥生葛汁各600毫升生姜汁180毫升

功能主治治初得中风,四肢不收,心神昏愦,眼不识人,不能言语。

用法用量上四味,和匀去滓,瓷器中煎三五沸,每服150毫升,平旦、日午、晡时、夜卧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普济方》卷八十九引《指南方》:荆沥汤

药方名称荆沥汤

处方牛黄3分(别研),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升麻1两,铁精1两(别研),龙齿2两,茯苓2两,天门冬(去心)2两,栀子仁2两。

功能主治中风,虚热狂言,恍惚惊悸,诸风疾有热者,及风痉疾。

用法用量上除牛黄铁精外,余药为末。每服5钱,水2盏,入竹沥、荆沥各1合,煎1盏,去滓,入牛黄铁精各1匙,再煎1两沸,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九引《指南方》

《千金》卷八:荆沥汤

药方名称荆沥汤

处方荆沥3升,麻黄4两,白术4两,芎藭4两,防风2两,桂心2两,升麻2两,茯苓2两,远志2两,人参2两,羌活2两,当归2两,母姜1升(切,取汁),防己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心虚寒。阴气伤寒损心,惊掣悸,语声宽急混浊,口?,冒昧,好自笑,厉风伤心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煎麻黄2沸,去沫,次下诸药,煮取3升,去滓,下荆沥、姜汁,煎取4升,分4次服,日3夜1。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方虽用荆沥清火涤痰为君,姜汁开导经络为佐,全赖参、甘维持胃气,运行药力,桂心鼓动于中,麻黄开发于外,升麻提系于上,防已引泄于下,远志通达心经,又以苓、术匡佐人参,羌、防辅(弓白弓)麻黄,芎、归协济桂心,统摄荆沥、母姜,共襄涤痰祛风活血之功。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摘录《千金》卷八

圣济总录》卷九:荆沥汤

药方名称荆沥汤

处方荆沥(旋入)、麦门冬(去心,生用)2两,地骨皮(刮洗,焙)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芎藭1两,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豉(炒微干)1合半,防风(去叉)1两,海桐皮1两,石膏1两半,竹沥(旋入)。

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随,心虚风热,发即恍惚烦闷,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上除荆、竹沥外,(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12钱匕,以水4盏,加生姜1分(切),煎取2盏,去滓,人荆、竹沥各1合,更煎5沸,分4次服,日3夜1,间食服之良。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猜你喜欢

  • 解毒地黄丸

    药方名称解毒地黄丸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黄耆(锉)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桑螵蛸15枚(锉,炒),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栀子仁1两,肉苁蓉(焙)

  • 开闭丹

    药方名称开闭丹处方黄耆1两,当归5钱,肉桂5分,甘草5分,菖蒲1钱,远志1钱,柴胡1钱,香附1钱,天花粉2钱。功能主治耳痛之后虽愈而耳鸣如故,以手按其耳则其鸣少息,证属阳虚气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补中益气建中汤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建中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小建中汤加防风。功能主治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风。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保命歌括》卷一

  • 调气汤

    《审视瑶函》卷五:调气汤药方名称调气汤处方白芍药1钱,陈皮1钱,生地黄1钱,黄柏(盐水炒)1钱,香附子(醋制)1钱,知母(盐水炒)1钱,当归身1钱,枳亮8分,白茯苓8分,甘草(用生梢)5分。制法上锉碎

  • 当归黄连汤

    《已任编》卷三:当归黄连汤药方名称当归黄连汤处方当归、黄连、生地、银花、花粉、大力、荆芥、僵蚕、丹皮、灯草。功能主治痘疮,色灰白而不痒者。摘录《已任编》卷三《圣济总录》卷七十八:当归黄连汤药方名称当归

  • 人参乌梅汤

    药方名称人参乌梅汤处方人参莲子(炒)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功能主治治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若阴液亏甚,脾胃不虚者,去山药、莲子,加生地麦冬。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神效卫生散

    药方名称神效卫生散处方羌活白芷穿山甲(炒)石决明(煅)乳香没药生大黄各30克沉香15克防风蝉蜕僵蚕各15克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脑疽,丹瘤,瘰疬,恶毒疔疮,湿痰流注。用法用量各为末,和匀,每服15克,

  • 麻桂温经汤

    药方名称麻桂温经汤处方麻黄桂枝红花白芷细辛桃仁赤芍甘草功能主治治损伤后复感寒邪,周身关节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

  • 柴胡芎归汤

    《万病回春》卷三:柴胡芎归汤药方名称柴胡芎归汤处方柴胡桔梗(去芦)当归川芎芍药人参厚朴(姜汁炒)白术(去芦)干葛茯苓(去皮)陈皮各3克红花甘草各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主夜间阴疟。用法用量加生姜

  • 导气枳壳丸

    药方名称导气枳壳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木通(锉,炒)、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桑白皮(锉,炒)、萝卜子(微炒)、白牵牛(炒)、黑牵牛(炒)、莪术(煨)、茴香(炒)、荆三棱(煨)各等分。制法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