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肠痈汤

肠痈汤

杨景海方:肠痈汤

药方名称肠痈汤

处方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药10克,枳壳10克,桃仁6克,连翘10克,大黄6克(后下),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主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景海方

医心方》卷十五引《集验方》:肠痈汤

药方名称肠痈汤

别名薏苡仁汤、瓜子汤、三仁汤、薏苡瓜瓣汤

处方薏苡仁1升,牡丹皮3两,桃仁3两,冬瓜仁1升。

功能主治排脓解毒。主肠痈、胃痈。

用法用量薏苡仁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瓜子汤(《全生指迷方》卷四)、三仁汤(《医学入门》卷八)、薏苡瓜瓣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为《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变方,以治脓成脉数不可下之证。虑附子助热,易以牡丹;又因败酱难觅,易以瓜瓣;更加桃仁以助牡丹之力。

摘录医心方》卷十五引《集验方

《千金》卷二十三:肠痈汤

药方名称肠痈汤

别名牡丹汤

处方牡丹2两,甘草2两,败酱2两,生姜2两,茯苓2两,薏苡仁3两,桔梗3两,麦门冬3两,丹参4两,芍药4两,生地黄5两。

功能主治肠痈,脓成脉数,不可下。

用法用量牡丹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桂沉浆

    药方名称桂沉浆处方紫苏叶1两(锉),沉香3钱(锉),乌梅1两(取肉),砂糖6两。功能主治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主用法用量用水5-6碗,熬至3碗,滤去滓,入桂浆1升,合和作浆。饮之。摘录《饮膳正要》

  • 莨菪浸方

    药方名称莨菪浸方处方莨菪根。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上煮水浸之,冷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马齿苋还黑散

    药方名称马齿苋还黑散处方马齿苋子1升,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4两,泽泻2两,卷柏2两,人参2两(去芦头),松脂4两(炼成者),桂心1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血脑虚,发白早。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以温酒

  • 顺气术香散

    药方名称顺气术香散处方丁香皮(不见火)、缩砂仁、良姜(去芦.炒)、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甘草、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苍术(米泔浸)、桔梗(去芦)、茴香(炒),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

  • 加减六柱饮

    药方名称加减六柱饮处方人参、白茯苓、木香、肉豆蔻、诃子、益智仁、白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诸病坏证,久下脓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 三味安肾丸

    药方名称三味安肾丸处方破故纸 小茴香乳香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治下虚,肾气不得归元,变见杂症,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摘录《医学人问》卷

  • 清咽解毒汤

    药方名称清咽解毒汤处方人中臼12克,人中黄10克,马勃6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黄芩6克,薄荷(后下)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解毒消脓。主热毒炽盛,津液耗伤。用法

  • 核桃仁冰片

    药方名称核桃仁冰片处方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制法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

  • 活血润燥生津汤

    药方名称活血润燥生津汤处方当归白芍熟地黄各3克天冬麦冬栝楼各2.5克桃仁(研)红花各1.5克功能主治养血滋阴,生津润燥。治内燥。津液枯少。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当归、白芍、地黄养血滋阴,可以补肝;栝

  • 复方丹参片

    《中国药典》:复方丹参片药方名称复方丹参片处方丹参450g三七141g冰片8g性状为褐色的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褐色;气芳香,味微苦。炮制上三味,丹参提取三次,第一次加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