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石淋通片

石淋通片

药方名称石淋通片

来源本品为广金钱草浸膏片。

性状为棕褐色的浸膏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涩。

炮制取广金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加5倍量85%乙醇,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干燥,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或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除湿热,利尿排石。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淋沥涩痛;尿路结石,肾盂肾炎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规格每片含干浸膏0.12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中和理阴汤

    药方名称中和理阴汤处方人参3克燕窝15克山药扁豆各3克 莲肉6克 老米9克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滋阴养肺。治中气虚弱,脾胃大亏,饮食短少,痰嗽失血,泄泻腹胀,不任耆、术、归、地者。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

  • 攻毒汤

    药方名称攻毒汤处方鲫鱼(活者,不论大小)1个,丹雄鸡头(去毛)1个,穿山甲3钱(煅),生姜5片,鲜笋尖头1两。功能主治痘不易起发。用法用量水煮熟,令儿饮汁时加酒浆少许,儿食鸡冠、笋。摘录《痘疹传心录》

  • 补气生血汤

    《医学集成》卷二:补气生血汤药方名称补气生血汤处方黄耆、当归、白芍、桂枝、附子、姜、枣。功能主治中风,左右手足皆不遂。摘录《医学集成》卷二《古今医鉴》卷十六:补气生血汤药方名称补气生血汤处方人参、白术

  • 山栀子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山栀子散药方名称山栀子散处方山栀子仁。制法上为细末,炒过,以蜜蒸3-5度。功能主治一切癣疥。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许,五更用酒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本事》卷五:山栀子散药方

  • 椒葱散

    药方名称椒葱散处方胡葱1握(捣如泥),椒1合。功能主治蜈蚣咬伤。用法用量上以水煮椒汁洗之,后封胡葱泥于咬处。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

  • 狼牙散

    《圣惠》卷七十三:狼牙散药方名称狼牙散处方狼牙草2两,诃黎勒皮3分,白芍药3分,白术3两,黄耆2两(锉)。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心胸虚闷。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

  • 茯苓天麻汤

    药方名称茯苓天麻汤处方白术、苍术、人参、黄耆、明天麻、泽泻、茯苓、生姜、半夏、橘皮、焦山楂、神曲、炮干姜、黄柏(酒制)、麦芽(炒)。功能主治口眼?斜,仪容不正,厥阴头痛,颠倒眼黑,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

  • 絜矩三和汤

    药方名称絜矩三和汤处方陈皮(去白)7分,紫苏7分,甘草(炙)7分,厚朴(姜制)1钱,槟榔1钱,白术1钱,海金沙4分,木通2分。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脾湿肿满。病愈后面肿,或腰以下肿。用法用量《卫

  • 六味平胃散

    药方名称六味平胃散处方平胃散加茯苓3两,丁香3两。功能主治胃寒呕吐。用法用量多加生姜,煎服。摘录《易简方》

  • 二仙散

    《仙拈集》卷四:二仙散药方名称二仙散处方轻粉、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癣。用法用量蜜调搽。摘录《仙拈集》卷四《寿世保元》卷八引黄宾江方:二仙散药方名称二仙散处方穿山甲(用好浆儿酒1斤浸,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