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痢圣散子

痢圣散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干姜(炮),各二两;黄柏皮(去粗皮)、甘草枳壳(去瓤)、御米(即罂栗子.性与壳同)、罂粟壳(去蒂.盖),各四两。

炮制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赤白休息等痢。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薤白二条,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渣,食前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泠、油腻之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处方草果(去皮)、石菖蒲(去毛)、白茯苓麻黄(去根节)、厚朴(姜汁炙)、独活枳壳(麸炒)、藿香白术细辛(洗,去叶)、吴茱萸(去梗)、甘草(爁)、木猪苓(去皮)、苍术(浸)、良姜(去芦)、赤芍药、附子(炮,去皮脐)、藁本(去芦)、柴胡(去芦)、泽泻防风(去芦)、半夏(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薤白2条(劈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痢圣散子

药方名称痢圣散子

别名圣散子

处方当归(去芦)2两,干姜(炮)2两,黄柏皮(去粗皮)4两,甘草(爁)4两,枳壳(去瓤)4两,御米(即罂粟子)4两,罂粟壳(去蒂、盖)4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圣散子(《医部全录》卷二六二)。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身痛逐瘀汤

    药方名称身痛逐瘀汤处方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 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去土)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

  • 凉血五花汤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凉血五花汤药方名称凉血五花汤处方红花9~15克鸡冠花9~15克凌霄花9~15克玫瑰花9~15克 野菊花9~15克功能主治凉血活血,疏风解毒。治盘状红斑性狼疮初期,玫瑰糠疹(风癣)

  • 黄栌汤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黄栌汤药方名称黄栌汤处方黄栌1斤(锉),盐2两。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上2味,以水1斗,煮取5升,去滓,洗之,1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圣济总录》卷八十四:黄栌汤药

  • 小胃丹

    药方名称小胃丹处方芫花(好醋拌匀,过一宿,瓦器炒令黑,不要焦)甘遂(湿面裹,长流水浸半日,再水洗晒干;又云:水浸,冬七日,春、秋五日,或水煮亦可)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水洗晒干)各15克大黄(湿纸裹煨

  • 慢性肝炎丸

    药方名称慢性肝炎丸处方板蓝根50斤,甘草20斤,茵陈50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取甘草、板蓝根10斤,煮提三次,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茵陈热浸二次,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以上药液,

  • 克明亮眼药

    药方名称克明亮眼药处方牛黄1钱5分,珊瑚2钱5分,玛(??)2钱5分,蕤仁霜5钱,熊胆3钱,冰片5两,珍珠5钱,海螵蛸3钱5分,麝香1钱5分,黄连1两5钱,甘石粉5两。制法共研极细面。功能主治眼目赤肿

  • 八儿不汤

    药方名称八儿不汤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萝卜2个。功能主治补中下气,宽胸膈。主用法用量原书注:八儿不汤系西天(天竺)茶饭名;色数大,即骰子般大小。摘录《饮膳正

  • 化毒托里散

    药方名称化毒托里散处方玄参、木通、大黄(生用)、淡竹叶、栀子、生地黄、灯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咽喉风热上攻急闭,腮颊肿痛;并双蛾、单蛾、结喉、重舌、木舌。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温服。摘录《仙传外科集

  • 活络疏肝散

    药方名称活络疏肝散处方柴胡1钱半,牛蒡子1钱半,淮牛膝1钱半,青皮1钱半,防风1钱半,花粉3钱,土茯苓3钱,山慈菇(去皮毛)2钱,葛根2钱,夏枯草2钱,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风火疬。初起或在两耳之下,或

  • 调经清郁丸

    药方名称调经清郁丸处方生地3两,当归3两,续断3两,杜仲3两,川芎2两,阿胶2两,香附2两,知母2两,黄芩2两,川连2两,柴胡2两,干葛2两,白芍3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滋阴散郁,调和冲任之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