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润肌膏

润肌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润肌膏

药方名称润肌膏

处方珠子沥青120克 白黄蜡24克乳香6克

制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錍滴1~2点于水中,试之如硬,少入油,看硬软合宜,新绵滤于水中揉扯,以白为度。瓷器内盛,或油纸裹。

功能主治润燥生肌,活血止痛。治手足皴涩,皮肤裂开疼痛,不能迎风者。

用法用量每用先火上炙裂口子热,捻合药亦上火炙软,涂裂口上,用纸少许贴之,自然合矣。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外科正宗》卷四:润肌膏

药方名称润肌膏

处方麻油120毫升当归15克紫草2克

制法上三味,同熬药枯,滤清,将油再熬,加黄蜡15克化尽,倾入碗内,顿冷。

功能主治养血,凉血,润燥。治秃疮头皮干枯,白斑作痒,头发脱落;白屑风头面瘙痒,日久出现白屑,脱而复生者。

用法用量搽擦患处。

备注本方所治秃疮、白屑风,是由血分燥热所致。方中当归养血润燥,紫草凉血解毒,《药性论》称其“治恶疮、呙癣”,麻油润燥、解毒、生秃发。三药配合,共成养血、凉血、润燥之功。用于秃疮、白屑风见证如上所述者,极为适宜。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疡医大全》卷十九:润肌膏

药方名称润肌膏

处方当归身45克 粉甘草30克白芷24克血竭18克紫草茸15克 白蜡(切片)60克

制法用真麻油240毫升,先将当归身、白芷甘草熬深黄色、滤去滓;再入血竭熬化,又滤清;再入紫草、白蜡片略沸十数滚,即起火,滤去紫草滓,其色即鲜明可爱。若熬过则紫黑矣。

功能主治治风寒侵袭皮肤,血不荣于肌表,致成酸痛,手足似无皮之状,偶触衣物,或以手捺,疼痛连心者。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救汗汤

    药方名称救汗汤处方芍药3两,官桂(去皮,取有味者)3两,甘草2两,附子(生用,不去皮)3两(1方不用附子)。功能主治阳虚自汗不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

  • 解围汤

    药方名称解围汤处方人参5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当归1两,茯神5钱,生枣仁5钱,柴胡1钱,白芍1两,远志2钱,半夏2钱,玄参3钱,菖蒲1钱。功能主治止肾热,散心寒,舒肝郁。主心肾不交,寒热时止时发,

  • 赤虎子丹

    药方名称赤虎子丹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为原书同卷“起废丹”之异名

  • 大藿香散

    《奇效良方》卷十四:大藿香散药方名称大藿香散处方藿香30克陈皮厚朴(姜制)青皮(麸炒)木香,人参肉豆蔻(面裹煨)良姜(炒)麦蘖(炒)神曲(炒)诃子(煨,去核)白豆蔻(去皮)甘草(炙)各15克 白干姜(

  • 复正散

    药方名称复正散处方僵蚕7钱,清风藤7钱,生地黄7钱,白附子7钱,当归5钱,川芎5钱,何首乌5钱,防风5钱,白芷5钱,荆芥5钱,天麻5钱,蒺藜5钱,赤芍5钱,胡麻5钱,连翘5钱,桔梗5钱,藁本5钱,蔓荆

  • 椒目膏

    药方名称椒目膏处方椒目1分,石菖蒲1分,巴豆(连皮研)1枚。制法上为细末,以蜡搜为锭子。功能主治耳内如风雨声或如钟声,及暴聋者。用法用量塞耳内,1日1易。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 疏风止嗽丸

    药方名称疏风止嗽丸处方苏梗(子)15克防风9克 干葛9克枳壳9克(炒)前胡9克桔梗9克 桑皮9克杏仁9克半夏9克(炙)茯苓9克陈皮6克 川贝6克(去心)羌活6克黄芩6克甘草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面,少兑炼

  • 神龙丹

    药方名称神龙丹处方文蛤(炒)6克 白龙骨(煅)9克 白茯神(去皮、木)15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遗精。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半钱散

    药方名称半钱散处方大川芎2枚(锉作4块),大附子1个(和皮生捣为细末)。制法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裹芎作四处。如附子末少入面,裹毕以针穿数孔子,用真脑、麝熏有穴处内香,再捏合穴内,如穴内未觉有香,再熏

  • 狗骨涂敷方

    药方名称狗骨涂敷方处方狗颊连齿骨2两,煅铁屑2两,虎粪2两,鹿角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每用猪脂调,纳疮孔中,1日换5-6度。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