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济坤大造丸

济坤大造丸

药方名称济坤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1具(制),人参1两(切片,焙干,研细和入),天冬(去心)1两,麦冬(去心)1两,当归1两,淮牛膝1两,山药1两,熟地4两,杜仲(姜汁同盐炒)5钱,黄柏5钱,五味子5钱。

制法上药各为末,同紫河车捣匀为丸。

功能主治益气血,补子宫,种子。主气血本虚,不能摄元成孕;或濒堕胎,及生子不寿;成孕后虚热自汗,食少带多。

用法用量如虚弱多汗,加黄耆2两(蜜炙),地骨皮知母各1两;如脾胃虚,常大便溏泻,加白术2两,莲子2两(俱炒);如少睡惊悸者,血少也,加炒枣仁、桂圆肉各2两。

摘录《产科心法》引丹溪方

猜你喜欢

  • 地黄小煎

    药方名称地黄小煎处方干地黄(末)1升,蜜2升,猪脂1斤,胡麻油半升。制法上以银器中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瘦黑者肥充。主五劳七伤,羸瘦干削。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日3次。稍加至10

  • 戊戌酒

    药方名称戊戌酒处方黄狗1只 曲米适量制法用1只黄狗肉煮糜,连汁和曲米,酿酒。功能主治大补元阳。适用于阳痿、精液清冷症、腰膝冷痛、小便清。用法用量不拘时,频饮之。注意本品大热,阴虚及无冷病人,不宜饮服。

  • 参术壮气汤

    药方名称参术壮气汤处方人参、生白术、黄耆(炙)、桂枝、当归(炒)、甘草(炙)、煨姜、南枣。功能主治风湿阻遏经隧,为肿为痛。各家论述参、术、耆补气以实卫阳,则藩篱固而邪无由乘矣;桂枝、甘草,辛甘和阳;当

  • 芡实山药糊

    药方名称芡实山药糊处方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 白糖500克制法先把芡实、山药一同晒干后,放入碾槽内碾为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糖一并拌和均匀,备用。用时取混合粉适量,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

  • 白虎加桂枝汤

    《金匮要略》卷上:白虎加桂枝汤药方名称白虎加桂枝汤别名桂枝白虎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处方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制法上锉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

  • 小米龙眼粥

    药方名称小米龙眼粥处方龙眼肉30克 小米50~10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小米与龙眼肉同煮成粥。待粥熟,调入红糖。功能主治补血养心,安神益智。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用法用量空腹食,

  • 开郁逐瘀汤

    药方名称开郁逐瘀汤处方香附3钱,郁金3钱,延胡3钱,归尾2钱,川芎2钱,青皮2钱,枳壳2钱。功能主治开郁散结。主产后血晕偏于气郁者,面色苍黯,胸脘及两肋满闷,腹膨胀而痛,时有昏迷,恶露不下或下甚少,舌

  • 胶姜理中汤

    药方名称胶姜理中汤处方理中汤加黄耆、阿胶、艾、当归。功能主治腹虚便血。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温肾汤

    《兰室秘藏》卷下:温肾汤药方名称温肾汤处方柴胡麻黄根各1.8克 白茯苓白术酒黄柏猪苓升麻各3克苍术防风各4.5克泽泻9克功能主治治面色萎黄,身黄,脚痿弱无力,阴汗。用法用量上药分作二服,每服用水600

  • 加味甘露饮

    《赤水玄珠》卷三:加味甘露饮药方名称加味甘露饮处方熟地1两,生地1两,天冬1两,麦冬1两,枇杷叶(去毛)1两,黄芩1两,茵陈1两,枳壳1两,石斛1两,甘草1两,犀角3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男、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