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消痞丸

沉香消痞丸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医林方》:沉香消痞丸

药方名称沉香消痞丸

处方木香15克白术60克 荆三棱广茂各60克陈皮45克槟榔30克大黄60克(纸裹,烧)牵牛(头、末)15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腹疼痛,两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医林方》

普济方》卷一七○:沉香消痞丸

药方名称沉香消痞丸

处方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陈皮1两,青皮1两,三棱1两,蓬术1两,砂仁1两,香附1两,乌药1两,槟榔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痞气。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前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经验秘方》:沉香消痞丸

药方名称沉香消痞丸

处方沉香3钱,芦荟3钱,枳壳(麸炒,去瓤)3钱,硇砂3钱,广术(火煨黄色)3钱,广木香2钱,胡黄连5钱,麝香1钱(另研),黑牵牛(微炒,取头末)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好醋熬肥皂角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加至80-90丸,临卧时嚼胡桃仁1个极烂,噙温水与药一处送下。丸虽多,止微利而已。

注意忌肉、湿面、冷硬物。

临床应用积聚:余昔岁宦游江南,因晨起空腹常啜精姜煮酒,及四时绝不饮冷,虽盛暑烦渴,亦温煮酒解之。久而胃肺积热在中,更或心有郁结,乘怒强食,以致气不升降,胸腹胀满,噫气不绝,或3-5日一遍;于饮食后气闭不通,必须吐去所啖之物,候腹胀空虚,气方稍通。病势将深,连日呕吐诸物不停,至胸满气塞之际,欲以喷嚏为解,用药搐之不嚏,物刺鼻亦不嚏。百般较料,终不胜其苦。命医治疗,或云寒,或云热,竟不能断果为何证。老医又云:醉饱莫侵房事。凡温中快气,养胃健脾,清肺和膈,化痰去滞,补虚进食等药,或散或丸,俱无效验。虽不甚卧床,拟待死而已。忽遇旧识汴梁张君宝,惠余此方,依法修制,服之10日,病减其半;未及二日,十分去九。即痊之后,或时气不顺,一服即愈。经今十有余年,再不复发。是方诸书不载。盖处此方者,真良医也。余但遇斯患,即传授之,已效十余人矣。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白玉蟾浴汤

    药方名称白玉蟾浴汤处方苍耳子、防风、荆芥、马鞭子草、紫苏、苦参、金银花、白芷、遍地香、泽兰。功能主治麻风,手足及遍身有肿块成疮,或冷麻者。用法用量将各药烧汤洗涤,如烂者,日洗1-2次。摘录《解围元薮》

  • 茯苓造化糕

    药方名称茯苓造化糕处方白茯苓4两,莲肉4两,山药4两,芡仁4两,白晚粳米2升(为粉),砂糖1斤(刮为屑)。制法上为末,拌匀,入甑中,以竹刀划为片界,以蔑蓬覆甑上,蒸熟取出,晒干。功能主治补养元气。主内

  • 钟乳健脾圆

    药方名称钟乳健脾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人参、黄连(去须)、干姜(炮)、龙骨、当归(去芦)、石斛(去根)、大麦蘖(炒)、茯苓(去皮)、细辛(去苗土)、神僸(碎炒)、赤石脂(煅),各二两;蜀椒(去目及闭口

  • 姜合圆

    药方名称姜合圆处方丁香(不见火)、木香(不见火)、人参,各一两。白术(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二两。附子(炮.去皮.脐)二两半,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肉豆蔻(炮),各二两。干姜(炮)三两

  • 蒺藜散

    《仁斋直指》卷十九:蒺藜散药方名称蒺藜散处方蒺藜(炒,去刺)草乌头(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各15克白芷白附(生)苍术(炒)荆芥穗各7.5克制法上研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搜风利湿。治

  • 神茄汤

    药方名称神茄汤处方老茄子9个功能主治治痔漏。用法用量切碎煎汤,先熏后洗。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腊脂膏

    《外科启玄》卷十二:腊脂膏药方名称腊脂膏处方大枫子肉20个木鳖子肉20个轻粉1.5克 枯矾1.5克水银3克制法上药研为末。功能主治治肺风疮,酒皶鼻。用法用量用腊月猪脂调搽面上。一夜即愈。摘录《外科启玄

  • 伏龙肝饮

    《普济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伏龙肝饮药方名称伏龙肝饮处方甘草1两,川芎1两,伏龙肝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血淋。用法用量用水1升,药半两,煎至7分,去滓,分作3服,温服

  • 炉峰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二:炉峰散药方名称炉峰散处方炉甘石(绿者,十分细)30克 大南星半夏(生)各15克五倍子赤小豆片姜黄直僵蚕贝母白及各12克乳香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用法用量未破者

  • 川椒面拌粥

    药方名称川椒面拌粥处方川椒100粒(去目),白面2合。功能主治噎病,胸间积冷,饮食不下,黄瘦无力。用法用量上以醋淹椒令湿,漉出,于面中拌令匀,便于豉汁中煮,空心和汁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