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换肠丸

换肠丸

御药院方》卷七:换肠丸

药方名称换肠丸

处方御米壳1两(去隔蒂,碎,微炒,净秤),木香1两,诃子皮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炒)1两,当归(去芦头,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泄泻不止,及诸下痢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盏煎化,食前稍热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七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换肠丸

药方名称换肠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青皮(去白)1分,木香1分,陈皮(去白)7钱,诃子皮7钱,甘草(炒)4钱,豆蔻4钱,御米壳(蜜浴,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小儿樱桃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泻痢脓血,腹中(疒丂)痛,困倦减食,里急后重,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汤化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猜你喜欢

  • 加减半夏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半夏茯苓汤处方法夏2钱,云苓3钱,广皮2钱,砂仁5分,朴花2钱,木香1钱半,炒蕲艾2钱。功能主治顺气降逆。主妊娠胎气上逆,遂致恶阻,呕吐清水或酸水,头胀眩晕,心胸愦闷,起坐不安,时嗳气,饮

  • 治消止渴汤

    药方名称治消止渴汤处方生地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主脾阴不足。(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茴香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茴香散药方名称茴香散处方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金铃子(去核,麸炒赤)各30克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木香当归(洗,焙)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

  • 接骨忘拐丸

    药方名称接骨忘拐丸处方乳香3钱(研),没药3钱(研),虎胫骨3钱(酥炙黄),当归3钱,川椒3钱(去目),败龟壳3钱(酒蘸,炙黄),赤芍药3钱,雀李根3钱(取皮),川芎3钱(极大者),自然铜(醋淬)3钱

  • 清凉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清凉散药方名称清凉散处方硼砂9克人中白(煅)6克黄连末3克 南薄荷1.8克冰片1.5克青黛1.2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癣已溃者。用法用量吹患处。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鲐

  • 栝楼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栝楼汤药方名称栝楼汤处方桑螵蛸(炙)甘草(炙)黄连生姜各6克栝楼人参各9克大枣50个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泻火生津,益气固摄。治产后热盛津伤,脬气不固,小便数而兼渴

  • 薄肤膏

    药方名称薄肤膏处方密陀僧末620克白及末180克轻粉125克 枯矾30克 凡土林1.87千克制法先将轻粉研细,至不见星为度,逐次加入密陀僧、白及末,最后加入枯矾研极细,加入凡士林调成油膏。功能主治薄肤

  • 活络油膏

    药方名称活络油膏处方红花没药白芷各60克当归240克 白附子30克钩藤120克紫草栀子各60克黄药子30克甘草刘寄奴丹皮 梅片各60克 生地240克 制乳香60克 露蜂房60克大黄120克白药子30克

  • 戊已丸

    药方名称戊已丸处方吴茱萸(川中者,汤洗两三次)黄连(去须,好酒浸)各等分制法研细末,米糊为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温中止痛。治赤白痢。用法用量空腹时服30丸。赤痢,当归、黄连、甘草汤下;白痢,茱萸、生姜

  • 穿肠丸

    药方名称穿肠丸处方猪胆汁1枚。功能主治大便7-8日不通,服诸药未效。用法用量以蜜2两,煮令可丸,入腻粉1钱匕,捏如中指长,纳下部。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