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桂汤

姜桂汤

万病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肉桂良姜各2克枳壳(去瓤,麸炒)陈皮砂仁厚朴(姜汁炒)吴茱萸(炒)各3克香附4.5克木香1.5克(另研入服)甘草0.6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寒性腹痛。绵绵而痛,喜温喜按,苔白,脉沉迟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痛不止,加延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朱氏集验方》卷四: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白姜(炮)半两,红豆半两,肉桂半两,丁香半两,粉草半两,缩砂仁(炒)半两,败姜(用灶心土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呕吐。

用法用量方中败姜,《普济方》引作“败酱”。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普济方》卷二一三: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官桂、甘草罂粟壳、黄柏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里急后重,小腹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两重,泉水煎,空心服。

赤,加黄柏;白,加干姜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三

《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7分,良姜7分,官桂7分,藿香苍术(米泔制)、厚朴(姜汁炒)、陈皮甘草(炙)、木香茴香(酒炒)、枳壳(麸炒)、砂仁香附(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痛甚,加乳香;手足厥冷,脉沉伏,加附子,去良姜。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服。

摘录《回春》卷五

《回春》卷五: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7分,肉桂7分,良姜7分,枳壳(去瓤,麸炒)1钱,陈皮1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1钱,吴茱萸(炒)1钱,香附1钱半,木香5分(另研入服),甘草2分。

功能主治寒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痛不止,加玄胡索、茴香乳香;寒极,手足冷,加附子,去茱萸、良姜;泄泻,去枳壳

摘录《回春》卷五

《疝症积聚编》:姜桂汤

药方名称姜桂汤

处方干姜桂枝苍术半夏附子生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寒疝,心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疝症积聚编》

猜你喜欢

  • 常山大黄汤

    药方名称常山大黄汤处方常山3两,甘草(炙)3两,前胡2两,大黄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结实积热,烦扰迷冒,寒热但多,绵惙困笃。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半,下大黄,煎取3升,分澄令冷,初服7合,中服

  • 鹿子丸

    药方名称鹿子丸处方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黄)、大附子(炮,去皮脐)、盐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功能主治肺痿,胸前有孔;兼治腰痛。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好酒送下。摘录《回春》卷五

  • 荆苏汤

    药方名称荆苏汤别名荆芥汤处方荆芥、苏叶、木通、橘红、当归、桂、石菖蒲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失音。用法用量荆芥汤(《医统》卷四十六)。摘录《直指》卷八

  • 苁蓉羊肾粥

    《圣济总录》:苁蓉羊肾粥药方名称苁蓉羊肾粥处方肉苁蓉15克,羊肾1具,羚羊角屑15克,灵磁石20克,薏苡仁20克。制法1. 将肉苁蓉酒洗去土,再与羚羊角屑、灵磁石一起水煎,去渣取汁。2. 将羊肾去脂膜

  • 通耳丹

    药方名称通耳丹处方安息香桑白皮阿魏各45克朱砂1.5克制法上用巴豆7个,蓖麻仁7个,大蒜7个,研烂,入药末和匀,枣核大。功能主治开窍通耳。治耳聋。用法用量每用1丸,绵裹纳耳中。如觉微痛,即出之。摘录《

  • 百合粥

    《古今医统》卷八十七:百合粥药方名称百合粥处方生百合60克 蜜30克制法百合以水煮熟,投入将熟粥中,数沸即可。功能主治治肺虚咳嗽。用法用量每碗粥中约有百合12克,加蜜,空腹时热食。摘录《古今医统》卷八

  • 大补元汤

    《会约》卷十:大补元汤药方名称大补元汤处方人参2钱,淮山药(炒)2钱,黄耆(蜜炒)2钱,白术2钱,熟地2-3钱或多加,当归2-3钱,山茱萸1钱,枸杞2-3钱,甘草1-2钱,5味(蜜炒)7分,杜仲(姜炒

  • 定痛和营汤

    药方名称定痛和营汤处方当归3钱,赤芍3钱,川芎2钱,生地3钱,红花1钱,苏木2钱,琥珀1钱,血竭2钱,制乳香1钱,三七2钱,枳壳2钱,大黄2钱,甘草1钱,朱砂2钱,淮牛膝3钱,砂仁1钱半。功能主治和营

  • 粉灵砂

    药方名称粉灵砂处方灵砂1两,蚌粉(同炒略变色)2两,丁香49粒,胡椒49粒。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半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痛翻胃。用法用量每服30丸,翻胃,煨生姜汤送下;虚人脾痛,炒盐汤送

  • 奇授藿香丸

    药方名称奇授藿香丸别名藿胆丸、清肝保脑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处方藿香连枝叶240克制法研为细末,以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通窍。治胆热移脑,复感风寒,致患鼻渊,鼻流黄色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