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膏丸
药方名称大黄膏丸
处方川大黄不以多少。
制法醋煮熬成膏子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头目后生瘰疬结核,久不治,为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食后煎皂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医林方》
药方名称大黄膏丸
处方川大黄不以多少。
制法醋煮熬成膏子为丸,如黄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头目后生瘰疬结核,久不治,为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食后煎皂子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五引《医林方》
药方名称小定志丸处方菖蒲(炒)远志(去心,姜汁淹)各60克茯苓茯神人参各90克 辰砂为衣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忧愁不乐,健忘,夜多异梦,惊悸恐怯。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
药方名称青风羚羊汤处方羚羊角3克玄参3克地骨皮3克车前子4.5克川芎3克羌活3克细辛1.5克制法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青风内障。用法用量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七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贝母散药方名称贝母散处方贝母知母百部阿胶甘草麻黄杏仁人参茯苓半夏曲饼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新久咳嗽。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盏),通口
药方名称地黄通经丸处方生地黄3两,虻虫50个,水蛭50个,桃仁50个。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经候顿然不行,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久成肉症;产后恶露,
药方名称棱术散处方京三棱3两(湿纸裹煨熟透,另捣),莪术2两(同上制),乌药3两(去皮),甘草3两(炙),陈皮2两(用厚朴亦可)。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夏日因食冷物,气积膈滞,或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
药方名称肝胆两益汤处方白芍1两,远志5钱,炒枣仁1两。功能主治胆气怯,夜不能寐,睡卧反侧,辗转不安,或少睡而即惊醒,或再睡而恍如捉拿。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白芍入胆,佐以远志、枣仁者,似乎入心而
药方名称槐连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药(炒)1钱,生地黄1钱,槐花1钱,黄连(炒)1钱,御米壳(去蒂,蜜炙)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清热坚肠。主产后热滑血痢,脐腹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此
药方名称羚角清营汤处方羚角片3克 鲜生地18克 焦山栀 银花 青连翘,血见愁各9克 生蒲黄4.5克功能主治治外感温热暑邪,热扰营血,迫血妄行而失血,身热,心烦不卧。用法用量水煎,入童便适量冲服。摘录《
药方名称金花一圣散处方川乌头(去皮脐)、川芎、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1字。先用葱青3-4寸,薄荷3-4叶,安于盏内,同药食后点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药方名称黍米粥处方黍米40克(净淘)阿胶30克(炙,为末)功能主治治年老体弱,下痢不止,日渐黄瘦无力,纳食减少。用法用量上煮粥,临熟下阿胶末调和,空腹时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