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圣通真丸

大圣通真丸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大圣通真丸

药方名称大圣通真丸

处方黑豆1升(与羌活同炒),香附子末4两半,干姜(炮)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时行杂病,诸中风口噤,角弓反张,手足亸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博济》卷四:大圣通真丸

药方名称大圣通真丸

处方马鸣退2两,人参1两,甘草2两(炮),防风1两1分,当归2两(炙),芍药2两,桔梗3两,石膏2两(研如粉),白芷1两1分,干姜1两(炮),附子1两(炮),川芎1两,藁本1两,泽兰3两1分,白芜荑1两,川椒3两(出汗,取红),柏子仁1两,石茱萸1两1分(醋炒),蝉蜕2两(炒),苍术1两(炒),白薇1两,白术1两,厚朴1两1分(入生姜汁涂,炙令香熟),木香1两,黄耆1两,牛膝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八风,十二痹,寒气,乳风,血瘀,胎不安,子死腹中;兼治伤寒。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茶、酒任下。如胎不安,服1丸便止;如妊娠临月,日服1丸,至产不知楚痛;如产后复发恶露,中风兼伤寒,汗不出,以麻黄3分(去根节),杵末,酒煎下丸药,汗出如多,更进2丸便止;肠坚积聚,朝暮进1丸;阴中痛,月经不定,不过3丸即愈;绝产无子,朝暮服之,辄因有子;四肢胀满,泄痢呕吐,不能饮食,赤白痢,如因产,恶物积于大肠,中风口噤不语,挑开口,研酒化1丸,灌之。

摘录《博济》卷四

猜你喜欢

  • 聤耳出脓水散

    药方名称聤耳出脓水散处方矾石、乌贼鱼骨、黄连、龙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聤耳脓水不断者。用法用量以枣核许绵裹塞耳中,日2次。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集验良方》

  • 先坎离丸

    药方名称先坎离丸处方黄柏知母等分制法上药用童便浸,九蒸、九晒、九露,为末,地黄煎膏为丸。功能主治治阴虚火旺,遗精盗汗,潮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脾弱者,山药糊丸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鸡子豉汤

    药方名称鸡子豉汤处方鸡子10枚,豉4合(绵裹)。功能主治吐下以后,虚羸欲死。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鸡子,取2升,纳豉,又煮3-4沸,去滓,分2次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四

  • 参术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术内托散处方人参、白术、粉草、犀角、贝母、黄连、防风、黄芩(酒炒)、羌活、桔梗、当归、生地、白芍、前胡、天花粉。功能主治面发毒。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服。外敷清凉拔毒散。因病之逆从,

  • 排石颗粒

    药方名称排石颗粒处方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关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苘麻子、甘草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甜、略苦。或为灰色至灰棕色的颗粒;味微甜、微苦(无糖型)。炮制上十味

  • 补胎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补胎汤药方名称补胎汤处方参、苓、术、草、归、白芍、芎?、熟地、香附、陈皮、阿胶、杜仲、川断、乌梅、黄耆。功能主治补胎,益肝气。主妊娠一月,胎动不安。各家论述此方四君配黄耆以益气

  • 姜附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姜附散药方名称姜附散处方生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制法用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

  • 夺魂汤

    药方名称夺魂汤处方人参1两,生枣仁1两,白芍1两,茯神5钱,附子1分。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误吐、误汗、误下,而身热未退,死症俱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鸡子沐汤

    药方名称鸡子沐汤处方新生乌鸡子3枚。功能主治令发生,去白屑风痒。主头风,搔之白屑起。用法用量上以5升沸汤扬之,使温温,破鸡子纳中,搅令匀,分为3次沐。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集验方》

  • 红枣黑木耳汤

    药方名称红枣黑木耳汤处方黑木耳15克 红枣15个制法将黑木耳、红枣用温水泡发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适量,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小时。功能主治清热补血。适用于贫血。用法用量每日2次,吃木耳、红枣,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