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肤汤

地肤汤

《外台》卷二十七引《小品方》:地肤汤

药方名称地肤汤

别名地肤子汤、地肤子

处方地肤草3两,知母2两,猪苓(去皮)2两,瞿麦2两,黄芩2两,升麻2两,通草2两,海藻1两,葵子1升,枳实2两(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诸淋。下焦诸结热,小便赤黄,数起出少,大痛或便血;温病后余热,及霍乱后当风,取热过度,饮酒房劳,及步行冒热,冷饮逐热,热结下焦,及乳石热动关格,少腹坚,胞胀如斗大。

用法用量地肤子汤(《千金》卷二十一)、地肤子散(《玉机微义》卷二十八引《济生》)。

大小便皆闭者,加大黄3两;妇人房劳,肾中有热,小便难不利,腹满痛,脉沉细者,加猪肾1具。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联子,《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千金》治热淋以之为君;佐以知母黄芩猪苓瞿麦通草、葵子、海藻等味,皆清热利窍之品:惟枳实升麻,一破痰积,一分清浊,清浊分而气无阻滞,痰积破而津液宣通,乌有热结淋闭之患乎。肾中有热加猪肾者,用肾脏为逐热之内应也。

摘录《外台》卷二十七引《小品方

女科百问》卷下:地肤汤

药方名称地肤汤

处方地肤草3两,车前子3两,知母2两,黄芩2两,赤茯苓2两,赤芍2两,枳实(炙)2两,升麻2两,通草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妊娠患子淋。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女科百问》卷下

猜你喜欢

  • 菊花明目饮

    药方名称菊花明目饮处方菊花18g,黄芩12g,柴胡6g,龙胆草3g,知母9g,玄参9g,赤芍9g,牡丹皮9g,防风3g,青葙子6g。功能主治头痛目痛严重,抱轮红赤,黄仁纹理模糊,神水混浊,瞳神缩小。用

  • 玉容散

    药方名称玉容散处方白牵牛 团粉白蔹白细辛甘松白鸽粪白及白莲蕊白芷白术白僵蚕白茯苓各30克荆芥独活羌活各15克 白附子鹰条白 白扁豆各30克防风15克 白丁香30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黧黑皯黯(又名

  • 清上丸

    药方名称清上丸处方石菖蒲酸枣仁胆星茯苓黄连半夏神曲橘红各30克僵蚕青黛木香各15克柴胡23克制法用竹沥打糊为丸。功能主治治痰火眩晕。用法用量每次4.5克,食后用茶水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 和胃橘红丸

    药方名称和胃橘红丸处方陈皮半斤,沉香半两,白豆蔻半两,缩砂仁半两,甘草1两,神曲1两,肉豆蔻2个,大槟榔2个,干姜半分(或擦生姜1两)(一方无槟榔)。制法上为细末,橘泥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不和

  •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制法上药锉作四剂。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

  • 神妙丸

    药方名称神妙丸处方雄黄蟾酥胆矾半夏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用猫儿草捣汁和为丸。功能主治治蝎螫。用法用量将痛处洗净,用丸药揩擦。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硫黄方

    药方名称硫黄方处方附子、硫黄、姜汁、茄蒂。制法上将附子、硫黄研末,姜汁调匀。功能主治赤白癜风。用法用量白癜用白茄蒂擦;紫癜用紫茄蒂擦。摘录《奇效良方》卷三

  • 槐白皮汤

    《卫济宝书》卷下:槐白皮汤药方名称槐白皮汤处方槐白皮1两,桑白皮半两,紫藤香(即降真香)半两,防风半两。功能主治化毒气,散脓汁,生肌肉,止疼痛。主疽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1升半,代猪蹄汤

  • 金玉膏

    药方名称金玉膏处方当归身31g,白芷9g,甘草31g,姜黄9g,轻粉6g,冰片3g,白蜡93g(夏)-125g(冬),胡麻油1250ml。制法投前4味药于麻油内浸3天,以文火炸为微黄,滤滓,再加入白蜡

  • 黄连杏仁汤

    《婴童百问》卷上:黄连杏仁汤药方名称黄连杏仁汤处方黄连30克陈皮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枳壳(去瓤,麸炒)葛根各15克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治孩童感受邪热,致患麻痘,其疮渐出,咳嗽烦闷,呕吐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