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升麻散

升麻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升麻散

药方名称升麻散

处方升麻22克葛根30克(锉)前胡30克(去芦头)马牙消30克 子芩15克知母15克赤芍药15克犀角屑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玄参15克麦门冬30克(去心)大腹皮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身体疼痛,头面如火,心胸烦躁,背膊壅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升麻散

药方名称升麻散

处方升麻30克当归15克(锉,微炒)黄芩22克犀角屑15克射干30克黄连22克(去须)地骨皮22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阳毒伤寒,身重背强,烦闷狂言,神志不清,面赤斑斑,状如锦纹,咽喉疼痛,及下脓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升麻散

药方名称升麻散

处方升麻细辛(去叶、土)荜茇胡椒川芎川椒甘松(洗去土)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虫牙痛,齿根动摇。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患处,良久漱去。若痛甚,用沸汤调药6克,乘热盥漱,涎出立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御药院方》卷九:升麻散

药方名称升麻散

处方升麻荆芥川芎细辛(去苗、叶、土)防风各15克 露蜂房3克 川椒(去目,微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治牙疼。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煎两三沸,去滓,温漱冷吐。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赤水玄珠》卷三:升麻散

药方名称升麻散

处方升麻45克赤芍人参桔梗葛根薄荷防风各3克甘草1.5克 姜1片

功能主治治上膈热壅,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猜你喜欢

  • 蟾灰丸

    药方名称蟾灰丸处方蟾灰1分,人粪灰1分,地龙(微炒,末)1分,蜗牛壳(微炒)1分,狗头灰1分,麝香1分,兰香根灰1分。制法上为细散,用浆水调在纸上。功能主治小儿急疳。虫食口内作疮,四肢瘦弱,腹大筋粗。

  • 代参膏

    《中国医学大辞典》:代参膏药方名称代参膏处方潞党参、绵黄耆、于潜术、桂园肉各等分。制法熬成膏子,加白冰糖收贮。功能主治补中气,生津液,润肺健脾,开胃进食;常服补诸虚,除百病。主心脾两亏,气血衰弱,心悸

  • 醒脾饮子

    药方名称醒脾饮子处方草豆蔻(以湿纸裹,灰火中煨令纸千,取出,去皮用)厚朴(制)各15克干姜23克甘草37.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呕逆不食,甚者中满,口中无味,或作寒热。用法用量每服

  • 苦参藓皮汤

    药方名称苦参藓皮汤处方苦参10克,黄柏12克,苡仁10克,白藓皮20克,生地9克,赤芍10克,牛旁子10克,地肤子10克,浮萍10克,滑石20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祛风除湿。主风湿之邪,留滞

  • 参茸片

    药方名称参茸片处方熟地黄400g,当归320g,山药320g,茯苓200g,炒白术200g,牛膝200g,枸杞子200g,盐补骨脂200g,制远志120g,柏子仁霜120g,炒酸枣仁120g,人参12

  • 荸荠柽柳汤

    药方名称荸荠柽柳汤处方荸荠90克柽柳叶15克(鲜枝叶30克)制法将荸荠、柽柳叶一同水煎。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消风毒。适用于麻疹透发不快。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饮服。摘录《民间方》

  • 咽喉碧玉散

    药方名称咽喉碧玉散别名罗青散(《瑞竹堂经验方》卷五)、碧玉散(《卫生宝鉴》卷十一)。处方青黛盆消蒲黄甘草末各30克制法上药同研匀细。功能主治治心肺积热上攻,咽喉肿痛闭塞,水浆不下,或生喉疖,重舌、木舌

  • 大薯蓣丸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大薯蓣丸药方名称大薯蓣丸处方薯蓣37.5克大黄45克前胡23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杏仁23克(熬,、去皮,尖)当归75克桔梗15克防风15克黄芩60克麦门冬60克甘草

  • 黄连牛乳汤

    药方名称黄连牛乳汤处方黄连(去须,为末)500克麦门冬(去心,烂研)60克牛乳地黄汁 葛汁各20毫升制法上五味,合研,众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粥饮送下,一日二次,

  • 家传三因冲和丸

    药方名称家传三因冲和丸别名冲和丸处方人参1两,石斛1两,白蔻仁1两,广陈皮1两,山楂肉2两(各为末,合研令匀,碗盛碟盖,饭上蒸熟,取起待冷方开),远志(甘草汤泡,去心,取末)1两,山栀(炒焦色,取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