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助胃膏

助胃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助胃膏

药方名称助胃膏

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一两;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二两;橘红(去白)、山药,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如鸡头实大一圆,量儿大小加减,米饮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助胃膏

药方名称助胃膏

处方白豆蔻仁 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30克 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 缩砂仁甘草(炙)各60克橘红(去白)山药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温中理气。治小儿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色青,或时夜啼,胎寒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如芡实大1丸,用米饮化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洪氏集验方》卷五:助胃膏

药方名称助胃膏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小茴各15克 干山药30克檀香3克乌梅肉15克白豆蔻仁15克 缩砂仁15克 干木瓜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膏。

功能主治助胃生津。治小儿胃气虚弱,津液不足,食欲不振,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如皂子大1丸,空腹时嚼服,或用温水吞下。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凌霄花根丸

    药方名称凌霄花根丸处方凌霄花根(去皮,洗,焙)3两,乌药(锉)半两,人参半两,皂荚子50枚。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肠虚冷风秘。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温水送下,每日2次。摘录《圣

  • 蠲痛活络丹

    药方名称蠲痛活络丹处方川乌5钱,草乌5钱,地龙5钱,杜胆星6钱,明乳香3钱,净没药3钱,炒黑丑49粒,全蝎7只,麝香5分。制法酒糊为丸,每丸重4分。功能主治搜涤络痰。主痰注。湿痰挟瘀流注经络,致手足牵

  • 木香槟榔圆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圆处方郁李仁(去皮)、皂角(去皮.酥炙)、半夏僸,各二两;槟榔、枳壳(麸炒)、木香(不见火)、杏仁(去皮.尖.麸炒)、青皮(去白),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别用皂角四两,用浆水一碗搓揉熬

  • 柴胡双解饮

    药方名称柴胡双解饮别名柴胡双解散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人参、陈皮、芍药。功能主治足少阳胆经受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用法用量柴胡双解散(《赤水玄珠》卷十八)。小便不利,加茯苓;呕,

  • 除管金丹

    药方名称除管金丹处方含水石1钱半(杵),白砒1钱半(杵),蟾酥5分,小红鼠8分(炙),乳香1钱半(制),没药1钱半(制),冰片1分,阉鸡脚筒骨2根。制法先将鸡骨剜空,即以白砒、含水石装入骨内筑紧,外用

  • 黄鸡粥

    药方名称黄鸡粥处方黄母鸡1只(初生一次蛋者佳,杀,去毛肠杂),肉苁蓉(酒浸1宿,去皱皮并内白心,切片晒干)1两,生薯蓣1两,阿魏少许,粳米3合。功能主治益下元、壮气海。主老人五劳七伤,及男妇老少补益。

  • 麻黄温痹汤

    药方名称麻黄温痹汤处方麻黄10g,羌活10g,独活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八里麻1g,桂枝10g,黄耆20g,川牛膝12g,木瓜12g,威灵仙12g,鸡血藤10g,细辛3g,制附块10g,

  • 参乳利膈汤

    药方名称参乳利膈汤处方人参2-3钱,人乳1杯(或用牛乳),麦冬5钱,芦根汁1钱,竹沥1钱,郁金1钱,苏子3钱(炒,研),橘红1钱,枇杷叶(去毛,姜汁炙)4大片,白芍3钱(酒炒),山楂3钱。功能主治补气

  • 柴胡桂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姜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酒芍、桂枝、瓜蒌、牡蛎、干姜。功能主治由阳气素虚,而盛暑之时贪凉饮冷,以致阴气益盛,阳气愈微而发牡疟,属肾,但寒不热,其症四肢厥逆,口鼻冷气,头眩目

  • 茯苓渗湿汤

    《卫生宝鉴》卷十四:茯苓渗湿汤药方名称茯苓渗湿汤处方茵陈1.8克 白茯苓1.5克 木猪苓泽泻各1克黄连黄芩(生)栀子汉防己白术苍术陈皮青皮各1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治黄疸,寒热呕吐,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