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惺惺散

加减惺惺散

普济方》卷三六八:加减惺惺散

药方名称加减惺惺散

处方苍术(茅山者)、川芎细辛羌活防风白芷、栝蒌根、甘草赤芍药、桔梗麻黄(去节)、荆芥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无汗,头疼发热恶寒,或咳嗽身热,无时潮热,鼻中塞;并天行热气,生豌豆疮,不快,烦躁昏愦,或出疮痘,身疼体热者。

用法用量清神散,惺惺散。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育婴秘诀》卷三:加减惺惺散

药方名称加减惺惺散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7分,防风3钱半,川芎3钱半,藿香3钱半,细辛2钱。

功能主治补脾胃,发散风邪。主小儿风泄,其症口中气热,呵欠顿闷,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时作咳嗽。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玉机微义》卷五十引《全婴方》:加减惺惺散

药方名称加减惺惺散

处方苍术川芎细辛羌活防风白芷天花粉甘草赤芍桔梗麻黄荆芥当归薄荷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伤风风热,及伤寒鼻塞,发热惊悸,头痛咳嗽,时行风热。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五十引《全婴方》

猜你喜欢

  • 加味芦荟丸

    药方名称加味芦荟丸处方银柴胡16两,君子肉16两,黄连8两,胡连8两,芦荟2两,胆草16两,麦芽(炒)16两,三棱(炒)16两,阿魏4两,莪术(炙)16两,全蝎8两,芜荑16两,鸡内金(炒)32两,橘

  • 糖煎散

    药方名称糖煎散处方龙胆草 汉防己大黄(微煨)荆芥穗赤芍药当归(洗,焙)甘草(炙)防风(去芦头)各30克 山栀子仁15克川芎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眼目,赤肿疼痛,视物不明,隐涩难开

  • 疏风清热汤加减

    药方名称疏风清热汤加减处方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玄参10克,浙贝母10克,板蓝根10克。

  • 柏白皮汤

    药方名称柏白皮汤处方柏白皮(焙干,锉)2斤,酸石榴枝1握(烧灰,细研)。制法先将柏白皮为粗末。功能主治小便不禁。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柏皮汤”。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 蛇黄丹

    药方名称蛇黄丹处方蛇含4枚(子盏内煅红,以楮树汁200毫升淬干)天南星(炮)白附子辰砂(另研)麝香(另研)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开窍,熄风镇静。治五脏六腑诸风,癫痫,

  • 来复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来复丹药方名称来复丹别名正一丹处方硝石一两(同硫黄并为细末,入定锅内,以微火慢炒,用柳篦子不住手搅,令阴阳气相入,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太阴玄

  • 催生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催生丹药方名称催生丹处方麝香(别研)一字,乳香(别研极细)一分,母丁香(取末)一钱,兔脑髓(腊月者.去皮膜.研)。炮制上拌匀,以兔脑和圆,如鸡头瓤大,阴干,用油纸密

  • 凉血四物汤

    《丹台玉案》卷五:凉血四物汤药方名称凉血四物汤处方当归黄连山栀香附槐花川芎各3克白芍生地各6克 灯心30茎功能主治凉血调经。治妇人血分有热,月信先期而来,紫黑色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

  • 川方五子丸

    药方名称川方五子丸处方菟丝子(酒蒸)、家韭子(略炒)、益智子(去皮)、茴香子(炒)、蛇床子(去皮壳,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夜多,脚弱,头昏。用法用量老人、虚人多有此

  • 舒肝溃坚汤

    药方名称舒肝溃坚汤处方夏枯草僵蚕(炒)各6克 香附子(酒炒)石决明(煅)各4.5克当归白芍(醋炒)陈皮柴胡抚芎穿山甲(炒)各3克红花片子姜黄甘草(生)各1.5克功能主治治瘰疬,石疽。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