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冰糖天烛子

冰糖天烛子

药方名称冰糖天烛子

处方南天烛子10~15克冰糖15克

制法南天烛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后备用。每日取南天烛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待煎沸5~7分钟后,加入冰糖15克,稍煎即可。

功能主治敛肺,止咳。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分2~3次当茶温热饮用。

注意小儿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选用。

摘录《福建中草药》

猜你喜欢

  • 茯苓戎盐汤

    药方名称茯苓戎盐汤处方茯苓半斤,白术2两,戎盐(弹丸大)1枚。功能主治益肾健脾利湿。主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戎盐汤”。各家论述《沈注金匮要略》:夫湿热壅于膀胱则为淋,然伤腑未有

  • 巴豆烟

    药方名称巴豆烟处方巴豆肉(以纸压取油)。功能主治喉闭危急,宜开关者。用法用量用压油之纸作捻子,点灯吹灭,以烟熏鼻中1时。口鼻流涎,其关自开。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引《丹溪心法》

  • 麻黄根汤

    《圣惠》卷十二:麻黄根汤药方名称麻黄根汤处方麻黄根1两,黄耆1两(锉),五味子半两,牡蛎2两(烧为粉),甘草3分(炙微赤),龙骨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虚汗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

  • 除湿益气丸

    药方名称除湿益气丸处方枳实(麸炒黄色)1两,神曲(炒黄色)1两,黄芩(生用)1两,白术1两,萝卜子(炒熟去秽气)5钱,红花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

  • 伏龙散

    《仙拈集》卷四:伏龙散药方名称伏龙散处方伏龙肝(即灶心红土,炭火烧红,水飞,晒干)功能主治主治烫伤、烧伤。用法用量研末。人乳调敷。摘录《仙拈集》卷四《外科真诠》卷下:伏龙散药方名称伏龙散处方伏龙肝9克

  • 喝起丸

    药方名称喝起丸处方萆薢1两,杜仲(酥炒去丝)1两,葫芦巴(生脂麻炒)1两,破故纸(炒)1两,小茴香1两(盐水浸1宿),胡桃仁1两(汤去皮)。制法将胡桃为末,同前5味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气

  • 蜚龙分师丸

    药方名称蜚龙分师丸处方白僵蚕1两,白花蛇1两,穿山甲1两,香蛇1两,蚕砂1两,全蝎1两,鹿角(炒)1两,蜈蚣5钱,蝉蜕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麻风。用法用量每服4分,酒送下。若此药加入各方内,无不

  • 黄帝石室紫药神丸

    药方名称黄帝石室紫药神丸处方丹砂9分(别研),大黄6分,桂心4分,半夏(洗)4分,牛黄5分,黄连5分,云母7分,雄黄2分,特生礜石12分(炼)。制法上为末,更入巴豆2分(去心,炒),雷丸3分,珍珠1分

  •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药方名称调经种玉汤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制法上药锉作四剂。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

  • 参茸保胎丸

    药方名称参茸保胎丸处方党参66g龙眼肉20g菟丝子(盐水制)33g香附(醋制)41g茯苓58g山药50g艾叶(醋制)41g白术(炒)50g黄芩66g 熟地黄41g白芍41g阿胶41g 炙甘草28g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