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内消散

内消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内消散

药方名称内消散

处方大黄黄芩黄连(去须)黄柏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干即易之。不过三五度即愈。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万病回春》卷二:内消散

药方名称内消散

处方陈皮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去瓤,麸炒)山楂神曲(炒)砂仁香附三 棱莪术生姜

功能主治治过食生冷硬物,脾不能运,呕吐痞满胀痛,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外科正宗》卷一:内消散

药方名称内消散

处方金银花知母贝母天花粉白及半 夏穿山甲皂角刺乳香各3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无名肿毒,一切歹疮。

用法用量水、酒各250毫升,煎至400毫升,病在上 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药滓捣烂,另加秋芙蓉叶末30 克,白蜜5匙,调敷疮上。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外科大成》卷四:内消散

药方名称内消散

处方瓜蒌1个 皂刺30克金银花大黄生姜甘草各15克白芷6克

功能主治治疔疮未溃者。

用法用量用黄酒500毫升,煎取400毫升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猜你喜欢

  • 犀角玄参汤

    《伤寒全生集》卷四:犀角玄参汤药方名称犀角玄参汤处方犀角升麻香附黄芩人参玄参甘草桔梗黄连石膏黄柏山栀薄荷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化斑。治伤寒毒盛发斑,心烦狂乱,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服。大便秘,加大黄、芒消

  • 金铃泻肝汤

    药方名称金铃泻肝汤处方川楝子5钱(捣),生明乳香4钱,生明没药4钱,三棱3钱,莪术3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胁下焮疼。用法用量口服。各家论述刘河间有金铃子散,即楝子之核与玄胡索等分,为末服之

  • 乌苓通气散

    药方名称乌苓通气散处方乌药当归芍药香附糖球陈皮各3克茯苓白术(去芦)槟榔玄胡索泽泻各15克木香甘草各0.9克功能主治治一切疝气。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如恶寒,脉沉细,加吴茱萸。摘录《万

  • 加味胃苓丸

    《保命歌括》卷五:加味胃苓丸药方名称加味胃苓丸处方苍术(制)、厚朴(姜制)、陈皮、白术、猪苓、泽泻、香附(酒浸,炒)、神曲(炒)、白茯苓各等分、炙甘草减半。制法上为末,荷叶煮粳米糊丸。功能主治导饮消食

  • 金沙益散

    药方名称金沙益散处方真川郁金2钱,海金沙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乳伤脾胃,致使清浊不分,尿如白浊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灯心汤调服,加六一散3钱。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 碧云膏

    《圣惠》卷三十二:碧云膏药方名称碧云膏处方腊月猪脂5两(炮,去滓),铜绿1两(细研),腻粉半两。制法将药盛油瓷瓶内,以篦子搅令匀后,冷凝结为膏。功能主治眼赤烂。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热盐浆水洗眼后,涂1大豆

  • 佛座须丸

    药方名称佛座须丸处方茯苓1两,黄柏4两,砂仁7钱5分,远志7钱5分,猪苓7钱5分,茱萸肉7钱5分,莲须7钱5分,菟丝子7钱5分,甘草8分。制法上为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梦遗。用法用量每服3

  • 九龙散

    药方名称九龙散处方羌活(酒浸)1两,龙胆草1两,甘草1两,菊花1两,荆芥1两,苍术(米泔浸)1两,秦皮1两,海螵蛸1两,木贼(去节,童子小便浸一宿)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般障眼,翳膜攀睛。用法用

  • 大柴胡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柴胡汤药方名称大柴胡汤处方柴胡(二钱半)大黄(三钱)枳实(一钱)赤芍药(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二钱)功能主治治伤寒十余日不解,邪热结在里,身热烦燥,言语谵妄,大便

  • 大效散

    《百一》卷二引罗太亟方:大效散药方名称大效散处方田螺壳,黄砚壳2件不以多少(久在泥土中多年,陈者尤佳,各另烧成白灰)。制法上每剂用白梅肉4两,田螺壳灰2两,黄砚壳灰1两,同搜拌令匀,作团,用砂盒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