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乐令黄耆汤

乐令黄耆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乐令黄耆汤

药方名称乐令黄耆汤

别名乐令建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黄耆人参橘皮当归桂心细辛前胡芍药甘草茯苓麦门冬各3克生姜15克半夏7.5克大枣20枚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治虚劳气血两虚,少气懒言,胸心淡冷,心悸惊惕,手脚逆冷,体常自汗,肠鸣,神倦,风湿,营卫不调,肢节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千金》卷十九:乐令黄耆汤

药方名称乐令黄耆汤

别名乐令建中汤、黄耆

处方黄耆1两,人参1两,橘皮1两,当归1两,桂心细辛1两,前胡1两,芍药1两,甘草1两,茯苓1两,麦门冬1两,生姜5两,半夏2两半,大枣20枚。

功能主治补诸不足,退虚热,生气血。主虚劳少气,胸心痰冷,时惊惕,心中悸动,手脚逆冷,体常自汗,五脏六腑虚损,肠鸣,风湿荣卫不调百病;又治风里急;岭南瘴毒,发热烦躁,引饮,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或狂言内热,神昏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乐令建中汤(《局方》卷五)、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三一)。

加蜀椒1两,乌头5枚,名“乐令大黄耆汤”。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乐令黄耆汤

药方名称乐令黄耆汤

处方黄耆2两,当归3两,乌头3两(炮,去皮尖,4片,入蜜炙之,令黄色),桂心3两,生姜4两,蜀椒2两(汗),人参2两,芍药2两,大枣20枚(擘),茯苓2两,远志2两(去心),半夏4两(洗)。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诸不足。主虚劳少气,胸心痰冷,时惊惕,心中悸动,手足逆冷,体常自汗,五脏六腑虚损,肠鸣风湿,荣卫不调百病。又治风里急。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4升,分服8合,日3夜再。

注意忌生葱、羊肉、饧、猪肉、冷水、大醋。

摘录《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黄连茱萸散

    药方名称黄连茱萸散处方黄连(去须)1两,吴茱萸(拣去枝梗)半两,干姜2钱,巴豆(肥大者)1个(去皮)。制法上锉细,同炒至焦黄,去巴豆不用,外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伤乳食下泻。用法用量每服1钱,乳食前以陈

  • 荆沥方

    《千金》卷十四:荆沥方药方名称荆沥方处方荆沥2升,白鲜皮3两,茯神3两,人参2两,白银10两(以水1斗,煮取3升)。功能主治风气内动,心虚惊悸不定,羸瘦。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荆沥汤”。各

  • 混元丹

    《古今医鉴》卷十四:混元丹药方名称混元丹处方黄耆1钱(蜜炙),人参(去芦)1钱,缩砂(去皮)2钱,白茯神(去心皮)2钱半,益智(去壳)6钱,莪术(火,煨)3钱,山药(姜汁炒)2钱半,远志(甘草水泡,去

  • 加减疏风清上散

    药方名称加减疏风清上散处方防风、荆芥、川芎、白芷、柴胡、黄芩、山栀、甘草。功能主治时行感冒头痛,恶风发热,烦渴有汗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系辛凉解表之剂。用川芎、白芷以除风痛,防风、荆芥、柴胡

  • 一粒珠

    药方名称一粒珠处方穿山甲720克(分作四份,一份以清水洗净生用;一份用香油炙酥;一份打碎,用醋30克浸拌微炒;一份打碎,用绿茶30克熬透去渣,取汁浸拌微炒)制乳香制没药各60克 (共为细粉)牛黄珍珠各

  • 复明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复明散药方名称复明散处方草龙胆(去芦头)麻黄(去节)各等分制法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斑疮入眼,或成翳膜,或眼睛高出而不枯损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炙鼠肝

  • 槐枝烙方

    药方名称槐枝烙方处方槐枝(烧令热)。功能主治牙齿疼痛。用法用量上于痛处齿缝中烙之。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 茴香煮散

    药方名称茴香煮散处方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芍药半两,陈曲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裂)半两,人参半两

  • 葛根首乌汤

    药方名称葛根首乌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葛根3钱,麻黄2钱,首乌3钱,生姜3钱,大枣3枚。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药方名称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