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鲩鱼胆

鲩鱼胆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

药材名称鲩鱼胆

拼音Huàn Yú Dǎ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冬季收集,阴干。

性味①《本草拾遗》:"苦。"

②《纲目》:"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喉闭,取胆和暖水搅服之。"

②《纲目》:"一切骨鲠、竹本刺在喉中,以酒化二枚,温呷取吐。"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鲩鱼胆

药材名称鲩鱼胆

拼音Huàn Yú Dǎn

英文名Grass carp gallbladde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剖腹,取出胆囊,洗净,鲜用。

原形态草鱼,体长,略呈圆筒形,腹圆无棱,尾部侧扁。头钝,口端位,无须。上颌稍长于下颌。眼较小,上侧位。鳃耙短小呈棒形,排列稀疏。下回齿2行,为梳状栉齿。,具斜狭下凹嚼面。边缘具斜条状沟纹。鳞片颇大,侧线鳞39-46。背鳍3,7,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3,8,亦无硬刺,身体各部分比例随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差异幼鱼的头长和眼径相对 地较成鱼为大,尾柄长,眼间距较成鱼为小。/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浅灰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属中下层鱼类,生活于近岸多水草区域。为草食性鱼类。生殖期4-7月。东北较迟。

资源分布:南至广东、北至东北平原地区均有分布。现人工养殖成功,分布则更为广泛。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明目;祛痰止咳。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胆汁滴耳、滴眼或搽。骨服:入丸、散,1.5-2g。

注意肝、坚功能不全者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枳茹

    《中药大辞典》:枳茹药材名称枳茹拼音Zhǐ Rú别名枳木皮屑(《本草图经》)。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树皮屑。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功能主治陶弘景:&

  • 兴安白头翁

    药材名称兴安白头翁拼音Xìnɡ ān Bái Tóu Wēnɡ英文名Dahurian Pulsatilla Root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白头翁pulsatill dahu

  • 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米药材名称石米别名小石枣子、小羊耳蒜来源兰科羊耳蒜属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用于肺

  • 向天蜈蚣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药材名称向天蜈蚣拼音Xiànɡ Tiān Wú Gōnɡ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夏季采收,鲜

  • 钓鱼竿

    《全国中草药汇编》:钓鱼竿药材名称钓鱼竿拼音Diào Yú Gān别名见毒消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长穗腹水草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 (Hemsl.)

  • 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旋蒴苣苔拼音Xuán Shuò Jù Tái别名牛耳散血草、散血草[陕西]来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

  • 水锦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锦树药材名称水锦树拼音Shuǐ Jǐn Shù别名猪血木、饭烫木、黄麖茅、红木、大虫耳、牛伴木、双耳蛇来源茜草科水锦树属植物水锦树Wendlandia uvariifo

  • 飞天蠄蟧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天蠄蟧药材名称飞天蠄蟧拼音Fēi Tiān Qín Liáo别名桫椤、刺桫椤、山蠄蟧、山棕、龙骨风、树蕨、大贯众来源为桫椤科桫椤属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

  • 花蕊石

    《中国药典》:花蕊石药材名称花蕊石拼音Huā Ruǐ Shí英文名OPHICALCITUM别名花乳石、白云石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性状本品为粒状和致密块状

  • 厚朴

    《中国药典》:厚朴药材名称厚朴拼音Hòu Pò英文名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别名川朴、紫油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