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观音茶

观音茶

药材名称观音茶

拼音Guān Yīn Chá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毛银露梅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glabra Lodd. Var. mendshurica(Maxim.)Hand.Mazz.[P.arbuscula D.Don var.veichii(Wils.)N.T.Liou]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叶,晒干。

原形态白毛银露梅,灌木,高0.3-2m。树生纵向剥落。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稀疏柔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通常具小叶2对,偶为3小叶,上面1对小叶基部下延与轴汇合;叶柄被疏柔毛;托叶膜质,被毛或几无毛;小叶片椭圆形、倒久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5-1.2cm,宽0.4-0.8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殂,全缘,两面绿色,上面或多或少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或绢毛。花两性;顶生单花或数花;花梗细长,被疏柔毛;花直径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5,披针形、卵形,先端圆钝;花柱近基生。瘦果,表面被毛。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400m的干旱山坡、沟谷、岩石坡、灌丛及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暑;和胃;调经;止带。主暑热眩晕;胃气不和;饮食停滞;月经不调;带下不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稷米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性味甘,平。①《别录》:"

  • 金老梅枝

    药材名称金老梅枝拼音Jīn Lǎo Méi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枝条。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金露海

  • 女儿茶

    药材名称女儿茶拼音Nǚ ér Chá别名岩果紫(《贵州民间药物》),黄茶根、女儿红(《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崖枣树的根或枝叶。4~5月采嫩枝叶;秋

  • 鸡冠子

    《中药大辞典》:鸡冠子药材名称鸡冠子拼音Jī Guān Z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搓出种子,拣去杂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

  • 杉木油

    《中药大辞典》:杉木油药材名称杉木油拼音Shā Mù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木材所沥出的油脂。制法《经验广集》:"用纸糊碗面,以杉木屑堆碗上,取炭火放屑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药材名称白千层拼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

  • 菱叶山蚂蝗

    《中药大辞典》:菱叶山蚂蝗药材名称菱叶山蚂蝗拼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小粘子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圆菱叶山蚂蝗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

  • 佛手柑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药材名称佛手柑拼音Fó Shǒu Gān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

  • 牛儿藤

    药材名称牛儿藤拼音Niú ér Ténɡ别名大鸭公藤、石萝藤、石蔓藤、大叶甜果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黄背勾儿茶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flavescens(Wall.

  • 角果木子油

    药材名称角果木子油拼音Jiǎo Guǒ Mù Zǐ Yóu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