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羊肚

羊肚

《中药大辞典》:羊肚

药材名称羊肚

拼音Yánɡ Dǔ

别名羊胃(张文仲),羊膍胵(《纲目》)。

出处《千金·食治》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绵羊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84克,蛋白质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1.2克,灰分0.5克,钙34毫克,磷93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

性味甘,温。

①《本草图经》:"温,平。"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健脾胃。治虚劳羸瘦,不能饮食,消渴,盗汗,尿频。

①《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②《本草蒙筌》:"补虚怯,健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复方①治久病虚羸,不生肌肉,水气在胁下,不能饮食,四肢烦热:羊胃一枚,白术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张文仲)

②治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食之。(《古今录验方》)

③治项下瘰疬:羊膍胵,烧灰,香油调敷。(《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肚

药材名称羊肚

拼音Yánɡ Dǔ

英文名Goat or Sheep Stomach

别名羊胃、羊膍眰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胃。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剖腹取胃,洗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化学成分山羊或绵羊的胃每100g约含水分84g,蛋白质7.1g,脂肪7.2g,碳水化物1.2g,灰分0.5g,钙34mg,磷98mg,铁1.4mg,硫胺素(thiamin)0.03mg,核黄素(riboflavine)0.21mg,烟酸(nicotinic acid)1.8mg,此外,尚含胃蛋白酶、凝乳酶等多种酶类。

药理作用从离乳前仔羊(绵羊)第四胃粘膜制取的消食素(gastropylore),内含有胃蛋白酶、凝乳酶、胃粘膜素等。本品有蛋白水解作用,凝乳作用,对制止乳幼儿吐奶和促进食欲有明显作用,并能改善胃泌功能低下所致的维生素B12缺乏。羊胃尚可用于制取胃泌素(gastrin)和胃蛋白酶(pepsin),其药理作用见“猪肚”条。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胃;补虚损。主脾胃虚弱;虚劳赢瘦;纳呆;反胃;自汗盗汗消渴; 尿频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1个。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2.《本草蒙筌》:补虚怯,健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紫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紫菀药材名称山紫菀别名硬紫菀、土紫菀、蹄叶紫菀、马蹄紫菀来源菊科橐吾属植物蹄叶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Turcz.的根部。秋季挖根,除去泥土杂质,晒干。性味苦,

  • 大砂仁

    药材名称大砂仁拼音Dà Shā Rén别名土砂仁、牛牯缩砂、波罗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疣果豆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muricarpumElm.采收和储藏: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剪下

  • 黄毛山牵牛

    药材名称黄毛山牵牛拼音Huánɡ Máo 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樾硬毛山牵牛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lacei Gambl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糙叶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糙叶千里光药材名称糙叶千里光别名毛叶红杆草来源菊科糙叶千里光Senecio asperifoliu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健胃消炎

  • 水底龙

    药材名称水底龙别名水底蜈蚣、顽纠占[傣]来源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活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实葫芦根

    药材名称实葫芦根拼音Shí Hú L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全缘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数米。块根粗大,富含具纵棱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白马鬃铃花

    药材名称白马鬃铃花拼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