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粗毛蹄盖蕨

粗毛蹄盖蕨

药材名称粗毛蹄盖蕨

拼音Cū Máo Tí Gài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软刺蹄盖蕨的全草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strigillosum Moo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直立。叶丛生;叶柄长10-20cm,基部被鳞片,叶轴上部被疏鳞片;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30cm,宽9-14cm,先端渐尖,基部稍缩短,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互生,斜展,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cm,宽2-3cm,先端渐尖成尾状;叶上沿羽轴及小羽轴被软刺,小羽片长圆状菱形,长1.5-2cm,宽约5mm,先端钝,羽状深裂,有疏锯齿;叶脉羽状,细脉分叉。孢子囊群长圆形,稍弯曲;囊群盖膜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痈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晒干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雁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雁肉药材名称雁肉拼音Yàn Ròu别名大雁肉、鸿雁肉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

  •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拼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

  • 酒酿

    《中药大辞典》:酒酿药材名称酒酿拼音Jiǔ Niànɡ别名酒窝、浮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化学成分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

  • 柏脂

    《中药大辞典》:柏脂药材名称柏脂拼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

  • 羊不食

    药材名称羊不食拼音Yánɡ Bù Shí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Javan Meadowrue别名马尾连、马尾黄连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爪哇唐松草的

  • 枸杞叶

    《中药大辞典》:枸杞叶药材名称枸杞叶拼音Góu Qǐ Yè别名地仙苗(《日华子本草》),甜菜(《本草图经》),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寿堂经验方》),枸杞苗(《纲目》)

  • 苦天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天茄药材名称苦天茄拼音Kǔ Tiān Qié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来源茄科苦天茄Solanum khassianum C.

  • 白背青荚叶

    药材名称白背青荚叶拼音Bái Bèi Qīnɡ Jiá Yè英文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来源药材基源

  • 蒌油

    《中药大辞典》:蒌油药材名称蒌油拼音Lóu Yóu别名蒌叶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手足红

  • 爬山猴

    《中药大辞典》:爬山猴药材名称爬山猴拼音Pá Shān Hóu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