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篱笆竹

篱笆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篱笆竹

药材名称篱笆竹

别名类芦、石珍茅、飞竹叶、聊箭杆子、假芦

来源禾本科篱笆竹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以嫩苗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流域以南,广西和西南诸省。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肾炎水肿:鲜篱笆竹1小扎,用火烧一端,另一端流出竹沥,取竹沥一碗,分多次内服,1天内服完。

毒蛇咬伤:嫩叶1~2两,捣烂,冲开水服。

竹木刺入肉:用嫩苗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篱笆竹

药材名称篱笆竹

拼音Lí Bɑ Zh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类芦的嫩苗、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yrandia reynaudiana (Kunth)Keng

原形态类芦 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茎,须根较粗而坚硬。秆直立,高1-3m,径3-10mm,通常具分枝,节间被白粉。叶鞘紧密抱茎,无毛而仅沿其颈部具柔毛;叶舌密被柔毛;叶片长20-70cm,宽4-10mm,先端细渐尖,扁平或卷折,无毛或者上面有时被柔毛。圆锥花序长30-70cm,分枝长而细弱,开展下垂;小穗含4-8花,长6-8mm,其第1花仅具外稃而无毛;颖长2-3mm,无毛;外稃长约4mm,先端具长1-2mm向外反曲的短芒,边脉上有长约2mm的白柔毛,内稃短于外稃,透明膜质。花、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草坡或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毒蛇咬伤;竹木刺入肉

用法用量内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灰栒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栒子药材名称灰栒子拼音Huī Xún Zǐ来源蔷薇科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以枝、叶及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山西、

  • 天胡荽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胡荽药材名称天胡荽拼音Tiān Hú Suī别名金钱草[江西]、满天星[四川]、破铜钱、明镜草、铺地锦[广东、湖南]、盆上芫茜、星秀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

  • 桦叶葡萄根皮

    药材名称桦叶葡萄根皮拼音Huà Yè Pú Tɑo Gēn Pí别名大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桦叶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betullfolia Dielset Gilg采

  • 岩梭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梭药材名称岩梭别名丛毛羊胡子草来源莎草科岩梭Eriophorum comosum Nees,以花、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湖北、广西、西南、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花:平喘止咳

  • 柔毛水杨梅

    《中药大辞典》:柔毛水杨梅药材名称柔毛水杨梅拼音Róu Máo Shuǐ Yánɡ Méi别名水杨梅、五气朝阳草(《云南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

  • 山黑柳

    药材名称山黑柳拼音Shān Hēi Liǔ别名山杨柳、四齿柳来源杨柳科山黑柳Salix tetradenia Hand.-Mazz.,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叫姑姑

    《中药大辞典》:叫姑姑药材名称叫姑姑拼音Jiào Gū Gū别名莎鸡(《诗经》),纺织娘、叫哥哥(《虫荟》),大蟋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螽斯科昆虫纺织娘的

  • 草菇

    药材名称草菇拼音Cǎo Gū别名稻草菇、兰花菇、秆菇、麻菇、家生菇、南华菇、草菌、美味苞、脚菇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广东通志》:南华菇,南人谓菌为蕈,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

  • 冲天伞

    药材名称冲天伞拼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