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独蕨箕

独蕨箕

《中药大辞典》:独蕨箕

药材名称独蕨箕

拼音Dú Jué Jī

别名蕨箕参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冬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须根多数,肉质。不育叶柄有灰白色绒毛。叶片长18~25厘米,宽24~27厘米或更宽,下部3~4回羽状,基部1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厘米,宽6~8厘米,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3回羽状,复圆锥形,长8~11厘米,柄长5~7厘米,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杂木林下。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治产后体虚,肝肾虚弱,疮毒,风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独蕨箕

药材名称独蕨箕

拼音Dú Jué Jī

英文名Woolly Grape Fern

别名蕨箕参、蕨箕细辛、一朵云、蕨苗一支蒿、蕨蕨草、蕨蕨蒿、金扇子、山斛、阴地蕨、独脚鸡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pus lanuginosus(Wall.)Holub[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

采收和储藏: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绒毛阴地蕨,多年生草本,高达26cm。须根多数,肉质。不育叶柄有灰白色绒毛。叶片长18-25cm,宽24-27cm或更宽,下部3-4回羽状,基部l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cm,宽6-8cm,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3回羽状,复圆锥形,长8-llcm,柄长5-7cm,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600m的山地常绿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甘;微寒;平;有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补;止咳平喘。主毒蛇咬伤;乳痈;疔疮肿毒;瘰疬;咽喉炎;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药材名称高粱乌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

  • 鼠肾

    《中药大辞典》:鼠肾药材名称鼠肾拼音Shǔ Shèn别名鼠印(《岣嵝神书》)。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雄鼠的睾丸。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功能主治

  • 铁杆地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杆地柏枝药材名称铁杆地柏枝拼音Tiě Gǎn Dì Bǎi Zhī别名地柏枝[陕西]、一柱香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北京铁角蕨Asplenium pekinense

  • 新香草

    药材名称新香草拼音Xīn Xiānɡ Cǎo别名新地生、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云南长蒴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yunnanensis (Franch.)

  • 小粉

    药材名称小粉拼音Xiǎo Fěn别名小麦粉(《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麸洗制面筋后澄淀的淀粉。性味《纲目》:"甘,凉,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

  • 和他草

    药材名称和他草拼音Hé Tā Cǎo别名仙人撒网,满地毡(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秋季采收,割取根和茎,切段晒干。原形态半

  • 大叶铁包金

    药材名称大叶铁包金别名马梢蛇藤、勾儿茶、紫罗花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牛鼻拳Berchemia giraldiana Schneid.,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备用。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咳

  • 散血藤

    《中药大辞典》:散血藤药材名称散血藤拼音Sàn Xuè Ténɡ别名钻地风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的藤茎。原形态白背钻地风,又名:粉叶钻地风。落叶攀

  • 芜荑酱

    《中药大辞典》:芜荑酱药材名称芜荑酱拼音Wú Yí 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 松打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打七药材名称松打七来源报春花科松打七Primula forrestii Balf. 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治咳嗽,痰多,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