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泡囊草

泡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囊草

药材名称泡囊草

拼音Pào Nánɡ Cǎo

来源茄科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ioides (L.)G. Don,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

性味根:甘、微苦,热。有毒。

全草: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主治虚寒泄泻,劳伤,咳嗽痰喘,心慌不安。

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头痛。

用法用量1~2分,水煎服或入散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泡囊草

药材名称泡囊草

拼音Pào Nánɡ Cǎo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全草。夏季采全草,阴干。秋未挖根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有柄,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互生,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阔楔形,而沿叶柄下延,全缘或稍成微波状。伞房花序顶生;萼钟形,裂片5,短,结果时延长,覆盖着蒴果;花冠延长,裂片5,短,紫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花柱丝妆。蒴果中部以上环裂,包藏在膨大的宿存萼内。种子极多数,压扁。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沟、草地。分布西藏、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新异芸香甙,开花和结果期含量约为干重的2.5%和0.76%。根含红古豆碱。在开花期生物碱含量最高,根含0.51%,根茎含0.64%,茎含0.78%,叶含0.61%,以后逐渐减少。

性味根:甘微苦,热,有毒;全草: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治虚寒泄泻,劳伤,咳嗽痰喘,心慌不安;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疮痈肿毒,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分;或研末为散。

复方治急性胃肠炎:泡囊草一钱,青木香二钱,石榴、诃子、荜拨各一钱。共研细末。每次开水送服一钱,日服二次。(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泡囊草

药材名称泡囊草

拼音Pào Nánɡ Cǎo

英文名Root or herb of Common Physochlaina

别名大头狼毒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chlaina physaloides (L.) G. Don

采收和储藏:初夏植物生长茂盛期采全草,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毛。叶互生;叶柄长2-6cm,被长柔毛,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阔楔形,而沿叶柄下延,全缘或微波状。伞房花序顶生,有鳞片状苞片;花萼钟形,裂片5,短,紫色;花冠钟形,筒长1-2cm,5裂,裂片长圆形,长约1cm;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花柱丝状。蒴果中部以上环裂,包藏在膨大的宿存萼内。种子多数,扁肾状。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从花中分得新异芸香甙(neoisorutin)[1],槲皮素-3-(β-D-吡喃葡萄糖基-4-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β-D-glucopyranosyl-6β-L-rhamnopyranosyl-4-β-D-glu-cospyranoside)][2]。花期的地上部分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3-β-D-吡喃葡萄糖甙-(6→1)-α-L-吡喃鼠李糖甙-7-α-L-吡喃鼠李糖甙[quercetin-3-β-D-glucopyranosyl-(6→1)-α-L-rhamnopyranosyl-7-α-L-rhamnopyranoside][3]。在开花期生物碱含量最高,茎含0.78%,叶含0.61%,根茎含0.54%,以后逐渐减少[4]。

另含2个托品烷类生物碱:天仙子胺(hyoscyamine),山莨菪碱(anisodamine)[5]。

性味味苦;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疮毒;咽喉肿毒;鼻渊,聤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0.6g;或研末。

临床应用根:补虚温中,安神定喘。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禾叶墨斛

    《中药大辞典》:禾叶墨斛药材名称禾叶墨斛拼音Hé Yè Mò H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禾叶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草本,丛生,高15~2

  • 毛赤车

    药材名称毛赤车别名羊眼草、石解骨、蔓赤车、坑兰、坑冷来源荨麻科毛赤车Pellionia scabra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淡,凉。

  • 麻叶绣球

    《中药大辞典》:麻叶绣球药材名称麻叶绣球拼音Má Yè Xiù Qiú别名碎米丫、山茴香(《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球绣线菊的根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败酱

    《中药大辞典》:败酱药材名称败酱拼音Bài Jiànɡ别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

  • 灰毛婆婆纳

    药材名称灰毛婆婆纳拼音Huī Máo Pó Pó Nà英文名Greyhairy Speedwell别名青地蚕子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灰毛婆婆纳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棉花杜仲

    药材名称棉花杜仲别名山杜仲、岩杜仲来源卫矛科棉花杜仲Euonymus virens C. Y. Wu, mss.,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壮腰止痛,固精。主治痨

  •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药材名称桃根拼音Táo Gēn别名桃树根(《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

  • 托里贝母

    药材名称托里贝母拼音Tuō Lǐ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ortifoliae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托里贝母Fritillariatortifolia X. Z

  • 青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蛙胆药材名称青蛙胆拼音Qīnɡ Wā Dǎn别名田鸡来源两栖纲蛙科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以胆囊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