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花槭

毛花槭

药材名称毛花槭

拼音Máo Huā Qì

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毛花槭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erianthum Schwe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毛花槭 落叶乔木,高8-10m。树皮淡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具皮孔;冬芽小,卵圆形,鳞片6,边缘有纤毛。叶对生;叶柄长5-9cm,无毛;叶纸质,宽超过于长,长9-10cm,宽8-12cm,常5裂,稀7裂,裂片卵形或三角卵形,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而贴紧的锯齿,仅靠近基部的部分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亮绿色,嫩时被短柔毛,老时除脉腋被丛毛外.其余部分均无毛。花单性,同株,多数成直立圆锥花序,被柔毛或无毛,长6-9cm,径1-1.8cm,总花梗长2-3cm;萼片5或4,黄绿色,卵形或阔卵形;花瓣5或4,白色微带淡黄色,倒卵形;雄蕊8,在雄花中长3-4mm,在雌花中略短,花丝无毛,花药黄褐色:花盘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黄色长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仅有淡黄色长毛一丛,花柱近于无毛,柱头平展或反卷。翅果嫩时紫绿色,成熟时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近于球形,脉纹显着,径约5mm,嫩时密被长柔毛,翅和小坚果长2.5-3cm,宽约1cm,张开近于水平或微向外侧反卷,花期5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300m的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痈疽;丹毒;无名肿毒;湿疹;小儿头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饭团藤

    药材名称饭团藤拼音Fàn Tuán Ténɡ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岭南采药录》),十八症(《陆川本草》),臭饭团、过山龙藤(《海南植物志》),大饭团藤、血藤、大叶

  • 白托柄菇

    药材名称白托柄菇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

  • 苏铁根

    药材名称苏铁根拼音Sū Tiě Gēn出处本品原植物以番蕉之名始载于《群芳谱》。1.《花镜》曰:“凤尾蕉一名番蕉。”2.《植物名实图考》载风尾蕉,谓:“南方有之,南安尤多,树如鳞甲,叶如棕榈,尖硬光泽

  • 百合

    《中国药典》:百合药材名称百合拼音Bǎi Hé英文名BULBUS LILII别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 美人蕉

    药材名称美人蕉拼音Měi Rén Jiāo别名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来源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以根状茎和花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

  • 羽叶丁香

    《中药大辞典》:羽叶丁香药材名称羽叶丁香拼音Yǔ Yè Dīnɡ Xiānɡ别名山沉香(《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羽叶丁香的根或枝干。全年采挖,以秋末为好。

  • 石莼

    《中药大辞典》:石莼药材名称石莼拼音Shí Chún别名石被(《连江县志》),纸菜(《广东新语》),海莴苣(《中国植物图鉴》),海白菜(《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石莼科植

  • 蟹壳

    《中药大辞典》:蟹壳药材名称蟹壳拼音Xiè Ké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甲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蟹"条。化学成分大约3/4为碳酸

  • 水芋

    药材名称水芋拼音Shuǐ Yù别名水葫芦、水浮莲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apalustrisL.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 空心柳

    《中药大辞典》:空心柳药材名称空心柳拼音Kōnɡ Xīn Liǔ别名马尿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柳叶绣线菊(《东北植物检索表》)。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菊的全草及根。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