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木树皮

毛木树皮

药材名称毛木树皮

拼音Máo Mù Shù Pí

出处毛木树以红木之名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并谓:"红木,云南有之,质坚色红,开白花五瓣,微赭。"并有附图,其形态基本与本种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wallichii Chois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西南木荷常绿乔木,高7-12m。芽、小枝、叶柄及叶下面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扁而宽;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8-16cm,宽3-7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疏生钝齿。花单生于枝顶叶腋;花梗长1-1.5cm;萼片5,外面密生短丝状毛,宿存;花瓣5,白色,基部连合,外面1瓣兜形;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瓣基部,花药丁字着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1,柱头5裂。蒴果球形,木质,径约2cm,室背5裂。种子扁平,肾脏形,长约8mm,周围有翅。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株含皂甙混合物--红木荷皂甙(schi-wallin),从中分离出的甙元部分有玉蕊醇A1-28-当归酸酯(bar-rigenol A1-28-angelate),玉蕊醇(barrigenol)R1,玉蕊皂甙元(bar-ringtogenol)C及二氢药用樱草皂甙元(dihydropriverogenin)A的当归酸酯,报春花皂甙元(primulagenin)A;糖的部分系由等摩尔比值的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和鼠李糖(rhamnose)所组成。另含二十八醇(octa-cosanol),植物醇(phyt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

药理作用乙醇提取物有显着抗皮肤真菌作用。

性味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驱虫;截疟;收敛止血。主泄泻;痢疾;蛔虫腹痛;疟疾;子宫脱垂;鼻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萍蓬草

    药材名称萍蓬草拼音Pínɡ Pénɡ Cǎo来源睡莲科萍蓬草Nuphar pumilum (Timm.)DC.,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西至

  • 实葫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实葫芦药材名称实葫芦拼音Shí Hú Lu来源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alensis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单刀根

    药材名称单刀根拼音Dān Dāo Gēn别名龙眼参、铁罗伞(《南宁市药物志》),广檀木(《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仪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仪花,又名:麻札

  • 笔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笔罗子药材名称笔罗子拼音Bǐ Luó Zǐ别名野枇杷、粗糠柴来源清风藤科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

  • 冷杉果

    《中药大辞典》:冷杉果药材名称冷杉果拼音Lěnɡ Shān Guǒ别名唐则(藏名)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苍山冷杉的种子。果实成熟时摘下晒干。轻轻打下鳞片与种子,筛取种子供用。原形态苍山冷杉,

  • 阴(句黾)

    药材名称阴(句黾)拼音Yīn ( Jù Miǎn )英文名eagle tortoise别名鹰嘴龟、大头龟、鹰龟出处出自《医林篡要》:阴GOU,山龟也,头扁大,难缩入腹,居山。补心清肾之功不如龟,以其陆

  • 瘤毛獐牙菜

    药材名称瘤毛獐牙菜拼音Liú Máo Zhānɡ Yá Cài别名獐牙菜、当药、紫花当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seudochinensis

  • 梵天花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药材名称梵天花拼音Fàn Tiān Huā别名三角枫、三合枫(《植物名实图考》),藕头婆(《广州植物志》),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

  • 望江南子

    《中药大辞典》:望江南子药材名称望江南子拼音Wànɡ Jiānɡ Nán Zǐ别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