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榆拟层孔菌

榆拟层孔菌

药材名称榆拟层孔菌

拼音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ulmaria(Sow.ex Fr.)Bond.et Sing.[Fomes ulmarius(Fr.)G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采摘后除去杂质,晒干,切片。

原形态子实体木栓质至木质,无柄,有时基部下延。菌盖半圆形、扇形至半球形或不规则形,宽可达30cm以上;盖面黄白色至淡黄褐色,平滑,无环纹,有不规则的环沟;盖缘薄或稍钝,波状,稍下弯。管口面淡红褐色、淡黄色至淡紫褐色;管口小,近圆形,每1mm间4个;菌管多层,各层间夹有菌肉,每层长4-15mm。菌肉初时较软,白色,老后色变深,坚硬。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直径5-8.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榆及其他阔叶树树干基部。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补骨髓;固筋脉。主腰膝酸软;筋脉痿弱;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粗毛鳞盖蕨

    药材名称粗毛鳞盖蕨拼音Cū Máo Lín Gài Jué英文名Strigos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粗毛鳞盖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黄水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水藨叶药材名称黄水藨叶拼音Huánɡ Shuǐ Pāo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原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

  • 芒小米草

    药材名称芒小米草拼音Mánɡ Xiáo Mǐ Cǎo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 月见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月见草药材名称月见草拼音Yuè Jiàn Cǎo别名夜来香来源柳叶菜科月见草Oenothera erythrosepala Bor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蘽根

    药材名称蘽根拼音Lěi Gēn别名虆根(《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根。性味江西《中草药学》:"甘,平。"功能主治治病后体虚,关节酸痛,跌打损伤。①《别录》:&qu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

  • 苦油木

    药材名称苦油木拼音Kǔ Yóu Mù别名山椤、红萝木。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大叶山楝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净

  • 娑罗子

    《中国药典》:娑罗子药材名称娑罗子拼音Suō Luó Zǐ英文名SEMEN AESCULI别名梭罗子来源本品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序梗女贞

    药材名称序梗女贞别名苦丁茶[四川]来源木犀科序梗女贞Ligustrum pedunculare Rehd.,春季采叶,潦,闷后作成饼,晒干供药用。同属植物Ligustram aff. strong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