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桃根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

药材名称桃根

拼音Táo Gēn

别名桃树根(《圣惠方》)。

出处证类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桃根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

性味《纲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

①《纲目》:"疗黄疸,身目如金。"

②《分类草药性》:"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可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治腰痛。"

⑤《四川中药志》:"行血,除胃中热;治痧气腹痛,五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外用: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子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伤寒类要》)

②治妇人数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脉,腿胫或肿:桃树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根一斤。上药都锉,以水三斗,煎取一斗,去滓,更于净锅中,以慢火煎如饧,盛于瓷器中。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半大匙。(《圣惠方》桃根煎)

③治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纲目》)

④治骨髓炎: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局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桃根

药材名称桃根

拼音Táo Gēn

英文名Peach root

别名桃树根。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ygdalus persica L.[Prunus persica (L.) Batsch.]2.Amygdalus davidiana (Carr.)C.de Vos ex Henry[Persica davidiana Carr.;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1.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柄长1-2cm,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多数,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cm,表面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2.山桃 落叶小乔木,高5-9m。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cm;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3.5cm,花单生,萼片5,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种子1颗,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沟底或荒野疏林及灌丛内。

资源分布:1.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2.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1.桃 喜阳光和温暖的气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怕涝,在低洼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幼树抗寒力弱,容易冻梢。耐修剪,寿命较短。

2.山桃 喜光,在半阴处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贫瘠、荒山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1. 桃 以嫁接繁殖为主。用山桃、毛桃、为砧木,可增强其抗涝、抗寒性。供砧木用桃核在湿沙中完成春化阶段,使硬壳容易裂开,易于发芽,3月播种,4月上旬即可出芽。有经沙藏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选地势高燥的圃地培育桃苗,苗木生长迅速,当年秋季幼苗可长20-30cm高。芽接一般以8月下旬、中旬为宜,多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或在春季4月上旬进行枝接,多采用切接、腹接和劈接法。

2.山桃 用种子繁殖。6-9月份摘下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将种子在水中冲洗干净,捞出晾干,沙藏。春播,3月上旬进行至4月初播种,把经过沙藏种子取出,按行株距35cm×(20-30)cm,深5-6cm穴播,覆土,浇水,15d左右可出苗。幼苗在苗圃培育1-2年出圃定植。秋播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可以当年采收的种子,不经沙藏处理,直接播种,于翌年春生苗。山桃苗木一般常作为桃树品种的砧木。

田间管理 1.桃 注意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

2 .山桃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中耕除草。定植结果后,于每年的冬季进行修剪,剪除徒长枝、过密枝、病虫枝、细弱枝,使通风透光,提高果实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1.桃 抗病能力弱,量易遭受虫害。桃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和新梢,发芽前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65%代森锌500倍液2-3次。流胶病,发生在树枝干,加强栽培管理,枝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烧伤,防治蛀食枝干的害虫。桃蚜,为害叶片,发芽前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生长期用2.5%溴氰菊酯5000倍液。

2.山桃 桃缩叶病,为害叶片、新梢、果实,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枝条枯死。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虫害有桃芽、桃粉蚜。

化学成分根含苯甲酸。

性味苦;平;无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消痈肿。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风湿痹痛;跌打劳伤疼痛;腰痛;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洗。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黄疸身眼皆如金色:桃根,切细如箸若钗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适寒温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散后,可时时饮一盏清酒,则眼中易散,不饮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肉。(《伤寒类要》)②治妇人数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脉,腿胫或肿:桃树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根一斤。上药都锉,以水三斗,煎取一斗,去滓,更于净锅中,以慢火煎如饧,盛于瓷器中。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半大匙。(《圣惠方》桃根煎)③治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纲目》)④治骨髓炎: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局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1.《纲目》:疗黄疸,身目如金。

2.《分类草药性》: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

3.《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可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治腰痛。

5.《四川中药志》:行血,除胃中热;治痧气腹痛,五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茹

    药材名称香茹拼音Xiānɡ Rú别名矮鬼针草、鹿角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5~35厘米。茎有纵棱。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根生叶具

  • 山皂角

    药材名称山皂角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来源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 木槿根

    《中药大辞典》:木槿根药材名称木槿根拼音Mù Jǐn Gēn别名藩篱草根(《仁斋直指方》)。出处《纲目》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的根。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②《纲目》:

  • 败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毒草药材名称败毒草别名耳叶金毛裸蕨来源蕨类裸子蕨科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药

  • 剪夏罗

    《中药大辞典》:剪夏罗药材名称剪夏罗拼音Jiǎn Xià Luó别名剪红罗(《证治要诀》),剪春罗(《纲目》),碎剪罗(《花镜》),剪金花、雄黄花(《植物名实图考》),阔叶鲤鱼胆(

  • (鱼彭)鱼脑

    药材名称(鱼彭)鱼脑拼音( Yú Pénɡ ) Yú N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蝠鲼科动物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等的脑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nta birostris(Walbaum)2.Mob

  • 悬钩茎

    药材名称悬钩茎拼音Xuán Gōu Jī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悬钩子"条。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茎烧为末服之,主喉

  • 石上莲

    药材名称石上莲来源秋海棠科石上莲Begonia bretschneideri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酸、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水软坚,消肿止痛。主治肝硬化,腹

  • 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白菜药材名称岩白菜拼音Yán Bái Cài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来源为虎耳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

  • 腐婢根

    《中药大辞典》:腐婢根药材名称腐婢根拼音Fǔ Bì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根。全年可采。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