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木棉皮

木棉皮

《中药大辞典》:木棉皮

药材名称木棉皮

拼音Mù Mián Pí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木棉科植物木棉树皮

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0.3~0.7厘米,长约5~6厘米,宽约2~3厘米,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密生椭圆形钉刺,纵向延长,钉上有层纹,不易剥落,有时刺尖被磨去。内表面红棕色,有顺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微弱香气,味淡。

性味辛,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性平。"

②《本草求原》:"涩辛,平。"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腰脚不遂,腿膝疼痛,疮肿,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止痛,敷跌打,消红肿。又治木棉疔,煲肉食。"

②《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疮,活血。"

③《岭南采药录》:"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

④《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复方治阴囊奇痒:木棉皮煎汤洗之。(《贵州中医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棉皮

药材名称木棉皮

拼音Mù Mián Pí

英文名Bark of Common Bombax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ax malabaricum DC.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木棉落叶大乔木,高达25m。树皮深灰色,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分枝干展。掌状复叶;总叶柄长10-20cm;小叶5-7枚,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6cm,宽3.5-5.5cm;小叶柄长1.5-4cm。花生于近枝顶叶腋,先叶开放,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0cm;萼杯状,厚,3-5浅裂;花瓣肉质,倒卵状长圆形,长8-10cm,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合生成短管,排成3轮,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2叉,中间10枚雄蕊较短,不分叉,最外轮集生成5束,花药1室,肾形,盾状着生;花拄长于雄蕊;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木质,长10-15cm,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室背5瓣开裂,内有丝状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藏于绵毛内。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1700m以下的干热河谷、稀树草原、雨林沟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条片状或卷筒状,长5-6cm,宽2-3cm,厚0.3-1.5cm。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密生椭圆形钉刺,乳头状微凸,钉刺上有层纹,不易剥落,有时刺尖被磨去,内表面红棕色,有纵向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有微弱香气,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色。①纤维甚长,直径10-35μm,壁厚,木化,有裂纹,孔沟多不明显。②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24-58μm,稀至70μm。③粘液细胞单个散在或2-3个相集,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8-115μm用乙醇装置观察,可见粘液质团块,微观层状纹理。④角刺中细胞带橙棕色,呈类圆形、多角形或长方形,直径10-50μm,壁厚至74μm,木化,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偶亦含簇晶。⑤棕色块随处散在,形状不规则,也有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排列成行。另可见射线细胞、淀粉粒及木栓细胞。

性味辛;苦;性凉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崩漏下血;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止痛,敷跌打,消红肿。又治木棉疔,煲肉食。

2.《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疮,活血。

3.《岭南采药录》: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

4.《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藤药材名称大叶藤别名奶汁藤、假黄藤、犸骝能来源防己科大叶藤Tinomiscium tonkinense Gagnep.,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壮

  • 缘毛鸟足兰

    药材名称缘毛鸟足兰拼音Yuán Máo Niǎo Zú Lán别名假天麻、蜡烛花、鸡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缘毛鸟足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采

  • 马鹊树

    药材名称马鹊树拼音Mǎ Què Shù别名羊奶奶树、牛奶奶树、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长叶胡颓子的根、枝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bockii Diels采收和储藏

  • 柳花

    《中药大辞典》:柳花药材名称柳花拼音Liǔ Huā别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味苦,寒。①《本经》:"味苦,寒

  • 南板蓝根

    《中国药典》:南板蓝根药材名称南板蓝根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

  • 阴香叶

    《中药大辞典》:阴香叶药材名称阴香叶拼音Yīn Xiā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化学成分含丁香油酚,芳樟醇等挥发

  • 海蓬子

    药材名称海蓬子拼音Hǎi Pénɡ Zǐ别名草盐角、抽筋菜、盐葫芦、胖蒿子草、蜡烛蒿子、海胖子、海甲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盐角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cornia europaeaL

  • 昆明堵喇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别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秋、冬采挖,去残茎、须根,

  • 吉丁虫

    药材名称吉丁虫拼音Jí Dīnɡ Chónɡ英文名Japanese Worm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吉丁虫科动物日本吉丁虫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lcophora ja

  • 新疆羌活

    药材名称新疆羌活拼音Xīn Jiānɡ Qiānɡ Huó别名羌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灰绿叶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glauca Edgew[A .sil-uest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