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莨菪

山莨菪

药材名称山莨菪

拼音Shān Lànɡ Dànɡ

别名唐古特东莨菪藏茄、樟柳怪、唐传那保

来源为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山莨菪Scopolia tangutica Maxim.[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以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去外皮,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根肥大,长圆锥形,黄褐色。茎直立,多数丛生,稍有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叶片长方卵形至窄椭圆形,长8~21厘米,宽4~13厘米,全缘,微波或有疏浅齿。夏季开花,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粗壮,先端微弯;花萼广钟形,径约3.5厘米,先端有5个稍不整齐浅裂片,脉网明显;花冠钟形,与萼略等长,紫红棕色,先端有5个浅圆裂片;雄蕊5,着生花冠管基部,稍被长柔毛;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长大,柱头大,圆头状。蒴果包围于膨大宿萼中,果梗粗壮,木质,径达2毫米,宿萼长方钟形,长约7厘米,径约5厘米,先端有5个浅裂片,萼棱粗大凸起,脉网明显,盖裂,盖部1室,下部2室。种子多数,棕褐色,扁圆形。

生境分部生长于高山疏林草丛中,分布于甘肃,青海等省。

栽培喜凉爽环境,耐严寒,忌水浸,宜选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地栽种。种子繁殖,冬季上冻前或春季解冻后按行距1.5尺开沟条播,覆土1寸左右,每亩用种量2~3尺。出苗后,当苗高2~3寸时间苗,株距1尺。生长期间注意松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水,如发现蚜虫和红蜘蛛为害,可用1605、六六六或乐果乳剂喷杀。

化学成分根与全草含多种托品类生物碱;莨菪碱、东莨菪碱、红古豆碱、山莨菪碱[6(s)hydro-xyhyoscyamine]及樟柳碱等。

药理作用1.山莨菪碱对大白鼠条件反射有抑制作用。又具有对抗由于注射震颤素引起小白鼠的全身震颤;较大剂量的山莨菪碱对不麻醉猫的脑电活动有明显影响,脑电图表现为持续性高幅慢波,海马回节侓消失,脑电惊醒反应亦不存在。一般对动物行为无明显影响,部分动物较给药前更安静,甚至瞌睡。

2.临床实践证明,当人处于中毒性休克时山莨菪碱有改善各脏器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山莨菪碱的中枢兴奋及抑制唾液分泌等副作用较阿托品小。

3.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大鼠肠及膀胱平滑肌收缩;并使在体兔、猫肠张力降低;能对抗由乙酰胆碱引起的麻醉猫的降压;给小白鼠滴眼,引起扩瞳;具有抑制唾液瘘家犬的唾液分泌作用;山莨菪碱也有对抗或缓解各种有机磷中毒的作用。

4.毒性;经动物试验,临床应用均证明山莨菪碱的毒性比阿托品低,并无积蓄作用。

毒性山莨菪中毒时可见:口渴,咽喉灼热,吞咽困难,皮肤干热潮红,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兴奋,烦躁不安,说胡话,脉搏速等症状,甚至发生痉挛,呼吸中枢麻痹死亡。解救方法:洗胃(用高锰酸钾3.6g溶于9升水中,或用0.5%鞣酸溶液),或给予催吐剂(中毒早期,患者未能将毒物全部吐出之前进行);导泻;服蛋清及活性炭;大量饮糖水或经脉滴注葡萄糖液;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0.01克,半小时一次,至口腔转湿润为止。对症治疗:有烦躁或痉挛可用镇静剂(如水合氯醛,巴比妥,氯硫二苯胺);如呼吸中枢抑制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并饱暖;必要时给氧或人工呼吸。

性味苦、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用于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结石,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分;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开水调敷患处。

注意有大毒。忌酸冷,豆类。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通脉丹

    药材名称通脉丹拼音Tōnɡ Mài Dān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脉丹

  • 空筒泡

    药材名称空筒泡别名树莓、多腺悬钩子、雀不站、红毛巾、钻地风来源蔷薇科空筒泡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

  • 三羽叉蕨

    药材名称三羽叉蕨拼音Sān Yǔ Chā Jué别名鸡爪蕨、大叶入地蜈蚣、昏头鸡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三叉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ctaria subtriphylla(Hook.et

  • 水朝阳草

    药材名称水朝阳草拼音Shuǐ Zhāo Yánɡ Cǎo别名金沸草出处《滇南本草》始载有水朝阳草,曰:"似鼓锤草包叶而生花,正朝阳生。"《植物名实图考》载:"水朝阳草生云南海边。独茎柔绿,叶如金凤花叶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骨碎补

    《中国药典》: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 凤眼果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药材名称凤眼果拼音Fènɡ Yǎn Guǒ别名频婆果(《岭外代答》),九层皮(《君子堂日询手镜》),罗晃子(《纲目》),潘安果(《生草药性备要》),七姐果、富贵子(《广

  • 野菰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菰药材名称野菰拼音Yě Gū别名烟管头草、僧帽花、蛇箭草、烧不死来源列当科野菰属植物野菰Aeginetia indica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

  • 偏叶白齿藓

    药材名称偏叶白齿藓拼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来源药材基源: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ndon secundus(Harv.)Mitt.采收和储藏:

  • 紫金沙

    药材名称紫金沙拼音Zǐ Jīn Shā别名踵瓣芹来源伞形科囊瓣芹属植物囊瓣芹Pternopetalum vulgare (Dunn)Hand.-Mazz.,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