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草乌

大草乌

药材名称大草乌

拼音Dà Cǎo Wū

英文名Root of Vilmorin Monkshood

别名昆明堵喇草乌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和膝瓣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A.mairei Levl.]2.Aconitum genicul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去残茎、须根,置沸水煮4H,或用石灰水浸泡7-10d,清水漂3d,每日换水2次,晒干备用。

原形态1.黄草乌,多年生昌本。块根椭圆球形或胡萝卜形,长2.5-7cm,直径约1cm。茎缠绕,长达4m,有分枝,疏被反曲短柔毛或几无毛。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叶片五角形,长5-10cm,宽8-16cm,基部宽心形,3全裂或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略超过中部,上面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叶脉疏被短柔毛。花序有3-6朵花,花序轴和花梗密被淡黄色反曲短柔毛;苞片线形;花梗长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狭线形,长3-5mm,密被短柔毛;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形,高1.7-2cm,下缘1.5-1.6cm,与外缘毛;花瓣2,唇长约6mm,微凹,距长约3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有2枚小齿,无毛;心皮5,无毛或上部疏生短毛。莴葖果,长1.6-1.8cm,无尾。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只在一面密生横膜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膝瓣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具分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基部具鞘,无毛;叶片圆五角形,长宽均为6-10cm,基部心形,3深裂至近基部,中央深裂片菱形,3裂,侧深裂片斜扇形,2深裂超过中部,上面只脉上疏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近伞房状,长3-8.5cm,有花2-8朵;花序轴和花梗均无毛;苞片叶状;花梗长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线形,长3.5-4.5cm,无毛。花两性,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部,线形,长3.5-4.5cm,无毛。花两性,近两侧对称;花萼5,花瓣状,上萼片高盔形,高约1.6cm,下缘长1.5-1.8cm,外缘近垂直,与下缘形成不明显的短喙或几无喙,侧萼片宽倒卵形,长1.3-1.4cm,内面先端膝状弯曲,瓣片长约1.1cm,唇长4.5mm,末端2浅裂,距长约2.5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具2枚小牙齿,无毛;心皮5,无毛。莴葖果。种子多数。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100-2500m的山地灌木丛2.中生于海拔32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会理、贵州西部和云南中部。

2.分布于四川普格,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黄草乌;根圆锥形,有时末端稍弯曲,长5-15cm,直径1-2.5cm。表面深褐色,具多数皱褐或纵沟纹。质坚硬,能折断,断面淡黄色,粉性,老根略带纤维性。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1)黄草乌,后生皮层为4-5列棕色细胞,排列不整齐;皮层细胞5-6列,长条形,切向排列,其间有众多石细胞。内皮层明显得和合的外韧型维管束在母根的上、中下段均为7-8个,大多长圆形;在子根的上段为4-5个,长圆形或类肾形,在中段为6-7个,类圆形,复合的维管束中木质部束3-7个呈放射状排列。中央为髓部。

(2)膝瓣乌头,根的形成层排成多轮。其上、中段形成层环波状起伏凸凹明显,大小悬殊,不达根的中心。

粉末特征:黄草乌,1.石细胞长方形、长条形或长卵形,长32-1408μm,直径22-52μm,孔沟稀疏,纹孔明显。2.淀粉粒单粒类椭圆形,一端有小凹或类圆形、米粒状,直径小粒约4μm,大粒16-44μm,脐点多数不明显;复粒为4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1.黄草乌,根含黄草乌碱甲 (vilmorrianineA),多根乌头碱(daracoline),滇乌碱(yunaconitine),黄草乌碱丁(vilmorrianine D),黄草乌酮碱(vilmorrianone0,塔拉定(talatizidine),异塔拉定(isotalaftizidine),塔拉胺(talatisamine)。

2.膝瓣乌头,根含滇乌碱 (讳疾忌医),8-去乙酰滇乌碱(8-deacetyl-yun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黄草乌碱丙(vilmorrianine C),展花乌头宁(chasmanine),膝瓣乌头碱(geniconitine),粗茎乌头碱甲(crassicauline A)。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黄草乌浸膏6.2-7.5mg/kg灌胃小鼠热板法实验有镇痛作用,对酒石酸锑钾腹腔注射的 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抑制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政党家兔灌服黄草乌7.5mg/kg对心脏活动未见影响,5只家兔仅于药后2h现现T波稍低,但仍呈窦性心率。

3.毒性,滇乌碱毒性很大,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585mg/kg,大鼠、狗静脉注射的致死量分别为0.05mg/kg和0.03mg/kg。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以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的定容,作灯产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l的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品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试液等容混合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庆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炮制取乌头用甘草、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至透心,捞出,蒸12小时后,取出,晒干。

性味味辛;苦;性热;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寒湿痹;手足厥冷;跌打损伤;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粉调涂;或泡酒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瓜米草

    《中药大辞典》:刺瓜米草药材名称刺瓜米草拼音Cì Guā Mǐ Cǎo别名刺梭罗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茎枝均具针刺。叶互生,硬革质,有柄,叶片长

  • 树火麻

    《中药大辞典》:树火麻药材名称树火麻拼音Shù Huǒ Má别名电树、憨掌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树火麻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乔木,树皮灰白色,高5~1

  • 猪胆

    《中药大辞典》:猪胆药材名称猪胆拼音Zh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胆或胆汁,取得后,挂起晾干,或在半干时稍稍压扁,再干燥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胆汁中

  • 三翅铁角蕨

    药材名称三翅铁角蕨拼音Sān Chì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Three wing spleenwor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泽泻叶

    《中药大辞典》:泽泻叶药材名称泽泻叶拼音Zé Xiè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泻"条。化学成分含少量维生素C(

  • 白花杆

    药材名称白花杆拼音Bái Huā Gǎn别名建德山梅花、土常山[浙江东天目]、山梅花来源虎耳草科绢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

  •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药材名称野牡丹根拼音Yě Mǔ Dān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性味①

  • 窿缘桉叶

    《中药大辞典》:窿缘桉叶药材名称窿缘桉叶拼音Lónɡ Yuán ān Yè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窿缘桉的叶。秋季晴天采叶,阴干。原形态窿缘桉,又名:小叶桉、

  • 香草仔

    药材名称香草仔别名香毛草、小香草、唐古特缬草来源败酱科缬草属植物小缬草Valeriana tangutica Batal.,以带根全草入药。7~9月采收,去杂质,晒干。性味甘、微辛、苦,平。功能主治止

  • 鹅肉

    《中药大辞典》:鹅肉药材名称鹅肉拼音é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肉。原形态鹅(《尔雅》),又名:舒雁(《尔雅》),家雁(《纲目》)。体长约6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