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苞甲跖草

大苞甲跖草

药材名称大苞甲跖草

拼音Dà Bāo Jiǎ Zhí Cǎo

别名七节风、竹叶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苞鸭跖草,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约80cm。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幼枝一侧被1条棕色柔毛,后变为无毛。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6cm,宽2-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两面被疏柔毛或短刚毛;叶鞘宽大,长2.5-3cm,宽0.8-1.5cm,边缘密被棕色长睫毛。总苞片数个在茎顶集成头状,下缘合生成扁的漏斗状,长约2cm;聚伞花序有花3-7,具短梗;萼片3,膜质,披针形,长约5mm;花瓣3,蓝色,薄膜质,匙形或倒卵圆形,长5-8mm,宽约4mm,内面2片具爪;雄蕊6,发育雄蕊3,花丝无毛;子房近椭圆形,3室。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4mm,3瓣裂,每室有1颗种子。种子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一海拔(110-)1000-2000(-2700)m的溪边、山谷及山坡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热淋尿血;鼻衄;血崩;痢疾;咽喉肿痛;丹毒;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45g;或捣汁含咽。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苏子

    《中药大辞典》:白苏子药材名称白苏子拼音Bái Sū Zǐ别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原形态白苏(《本草图经》),又名:荏(《别录

  • 华鹅耳枥

    药材名称华鹅耳枥拼音Huá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千金榆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cordata B1.var.chinensis Franch.[C.ch

  • 南天竹

    药材名称南天竹拼音Nán Tiān Zhú别名白天竹、天竹子、天竹、南天烛、山黄芩、钻石黄来源小檗科南天竹属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以根、茎及果

  • 缩砂蜜

    药材名称缩砂蜜拼音Sù Shā Mì英文名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别名缩砂、绿壳砂仁来源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 田高粱

    药材名称田高粱别名褐穗飘拂草、牛毛毡、牛毛草、狗毛草来源莎草科田高粱Fimbristylis fusca (Nees) C. B. Clak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云南、贵州至广东。性味

  • 山尖菜

    药材名称山尖菜拼音Shān Jiān Cài英文名all-grass of Hastate Cacal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尖子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c

  • 紫青藤根

    药材名称紫青藤根拼音Zǐ Qīnɡ Ténɡ Gēn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 凤眼果壳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壳药材名称凤眼果壳拼音Fènɡ Yǎn Guǒ Ké英文名风眼果荚(《岭南采药录》),苹婆壳(《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壳。

  • 鸦片

    《中药大辞典》:鸦片药材名称鸦片拼音Yā Piàn别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纲目》),亚片(《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