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倒根蓼

倒根蓼

药材名称倒根蓼

拼音Dǎo Gēn Liǎo

别名白山拳参重楼、草河车、倒根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倒根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ochotense V.Pettr.ex Ko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0cm。根茎粗,呈钩状弯曲,黑褐色,密生残存的老茎叶及托叶鞘,多须根。茎直立,有4-6节,无毛。托叶鞘膜质,褐锈色,圆筒状,上部稍宽,先端斜形。基生叶有长柄,柄长7-8cm,上部有下延的叶翅,叶片狭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7.5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微波状缘,下面密被短柔毛;茎生叶有短柄或无柄,上部叶三角状披针形,无柄,基部心形,抱茎,最上部叶甚小,线状或刺毛状,有时无。穗状花序单生茎顶,粉红色,圆柱状,粗短,密花;苞片干膜质状,锈色,椭圆形或广卵形,先端尾尖;花被5深裂,裂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mm;雄蕊8,花药紫堇色;雄蕊1,花柱3,细长。瘦果三棱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带火山灰质石砾荒原或高山石缝间。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北等地。

性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咳嗽痰多;痢疾;腹泻;痈疮肿毒;牙龈肿痛;口糜;崩漏;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品15-25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用醋磨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漆树根药材名称漆树根拼音Qī Shù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辛,温。"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q

  • 海金沙

    《中国药典》:海金沙药材名称海金沙拼音Hǎi Jīn Shā英文名SPORA LYGODII别名金沙藤、左转藤、蛤蟆藤、罗网藤、铁线藤、吐丝草、鼎擦藤、猛古藤来源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

  • 豆列当

    药材名称豆列当拼音Dòu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豆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nagettaea labiata H. Smi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豆

  • 红背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背桂药材名称红背桂别名叶背红、金琐玉来源大戟科红背桂Excoc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性味辛、微苦,平。有小毒。功

  • 胡枝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胡枝子药材名称胡枝子拼音Hú Zhī Zǐ别名扫皮、随军茶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s Turc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辛、

  • 山矾

    药材名称山矾拼音Shān Fán别名尾叶山矾来源山矾科山矾Symplocos caudata Wall.,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浙江。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主

  • 榆耳

    药材名称榆耳拼音Yú ěr别名榆檽、榆磨、射脉菌出处1.《新修本草》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上为五耳。”2.《纲目》曰:“榆耳,八月采之。”3.又引《淮南万毕术》云:“八月榆檽

  • 薄荷脑

    《中国药典》:薄荷脑药材名称薄荷脑拼音Bò He Nǎo英文名MENTHOLUM来源本品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的环状醇。性状本品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殊香气,

  • 青叶丹

    药材名称青叶丹拼音Qīnɡ Yè Dān别名思茅獐牙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粤北獐牙菜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20~50厘米。茎单生,四方形,绿色或紫红

  •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药材名称海月壳拼音Hǎi Yuè Ké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壳。性味《本草从新》:&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