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仔榄树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

拼音Zǎi Lǎn Shù

别名黄平树、洪达木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rd.exThw.[Cameraria zeylanica Ret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约8m,胸径10-26cm。全株具乳汁;树皮灰褐色;枝条发绿色,无毛。叶对生,近革质,有光泽;叶柄长1-1.5cm;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6cm,宽2.5-5cm,先端短渐尖,钝头,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侧脉每边40条以上,密生,近平行。顶生或腋生聚伞花序,比叶短,有花10-15朵;花白色,芳香;花萼5深裂,内面无腺体;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喉部膨大,外面无毛,内面在花丝以下被短柔毛,花冠裂片5,向左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药长圆状披针形;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头状,先端2裂。浆果双生,球形,橙红色,内有种子1-2颗。花期4-9月,果期5-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常散生于山谷、水沟分土壤肥沃湿润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地区。

化学成分全株含多种生物碱及酚性成分。

性味苦;性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凉。有消炎止痛的功能。用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润肺草

    药材名称润肺草别名地饼、短梗藤来源萝藦科润肺草Brachystemma edule Coll. et Hemsl.,以块根入药。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草药材名称鸡爪草拼音Jī Zhuǎ Cǎo来源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 (Franch.)Ulbr.的全草。秋季采集,晒干。性味甘、

  • 红陈艾

    药材名称红陈艾别名狭叶艾、水蒿、刘寄奴[四川]来源菊科艾属植物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秋季采,多鲜用。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破血行瘀,下气通络。用于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

  • 绿豆芽

    《中药大辞典》:绿豆芽药材名称绿豆芽拼音Lǜ Dòu Yá别名豆芽菜(《本草汇言》)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性味甘,寒。①《纲目》:"甘,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 百部还魂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药材名称百部还魂拼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

  • 《中药大辞典》:苋药材名称苋拼音Xiàn别名苋菜(李当之《药录》),青香苋(《湖南药物志》)。出处《本经》来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春、夏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

  • 接骨木根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根药材名称接骨木根拼音Jiē Gǔ Mù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①《分类草药性》:"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