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中华石楠

中华石楠

药材名称中华石楠

拼音Zhōnɡ Huá Shí Nán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晒干;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中华石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小枝紫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5-10mm,微有柔毛;叶片薄纸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5cm,边缘有疏生具腺锯齿,上面光亮,无毛,下面沿中脉有疏生柔毛。花两性,复伞房花序,直径5-7cm;总花梗和花梗无;萼片5,三角状卵形;花瓣5,卵形勤俭到卵形;雄蕊20;花柱2-3,基部合生。梨果卵形,直径5-6mm,紫红色,微有疣点,有宿存萼片;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100m的山坡或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叶长椭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5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突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毛;网状叶脉,侧脉9-14对;叶柄长5-10mm,微被毛。叶纸质,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主风湿痹痛;能虎肢膝酸软,头风头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核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核桃药材名称山核桃拼音Shān Hé Tɑo别名小核桃来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种仁、根皮、果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贵州、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

  • 紫葳茎叶

    《中药大辞典》:紫葳茎叶药材名称紫葳茎叶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紫葳种植物紫葳的茎叶。原形态植物

  • 楮实

    《中药大辞典》:楮实药材名称楮实拼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

  • 胡枝子根

    《中药大辞典》:胡枝子根药材名称胡枝子根拼音Hú Zhī Zǐ Gēn别名野山豆根(《江西民间草药》)。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胡枝子的根或根皮。4~10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风湿痹痛

  • 宿苞豆

    药材名称宿苞豆拼音Sù Bāo Dòu别名野豌豆、中国宿苞豆来源豆科宿苞豆Shuteria sinensis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稻芽

    药材名称稻芽拼音Dào Yá英文名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别名谷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

  • 野绿麻

    《中药大辞典》:野绿麻药材名称野绿麻拼音Yě Lǜ Má别名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出处《浙江中医杂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原

  • 白苞筋骨草

    药材名称白苞筋骨草拼音Bái Bāo Jīn Gǔ Cǎo别名甜格宿宿草来源唇形科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 红管药

    药材名称红管药拼音Hónɡ Guǎn Yào别名马兰、田边菊、山白菊来源为菊科紫菀属植物三褶脉马兰Aster ageratoides Turc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