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栌

黄栌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栌

药材名称黄栌

拼音Huánɡ Lú

来源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条,摘下叶,分别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根、茎: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无黄疸肝炎,麻疹不出;

叶:用于丹毒、漆疮。

用法用量1~3钱(治肝炎,成人每日1两,小儿减半,煎2次,合并一起,早晚各服1次);外用枝、叶煎水洗或叶捣烂敷患处。

备注(1)红叶(黄道栌)Cotinus coggy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主治用法相同;毛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 var. pubescens Engl.,根皮可治妇女产后劳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栌

药材名称黄栌

拼音Huánɡ Lú

别名黄道栌、黄栌材(《中国树木分类学》),栌木(《经济植物手册》),月亮柴(《贵州植药调查》)。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黄栌木材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达8米。单叶互生,倒卵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或阔楔形,全缘,无毛或仅下面脉上有短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分叉;叶柄细,长1.5厘米。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径约3毫米;萼片5,披针形;花瓣5,长圆形,长倍于萼片;雄蕊5,短于花瓣;子房上位,具2~3短而侧生的花柱。果穗长5~20厘米,有多数不孕花的细长花梗宿存,成紫绿色羽毛状。核果肾形,直径3~4毫米,熟时红色。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常生于向阳山坡。分布华北、西南和浙江、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木材含硫黄菊素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杨梅树皮素及没食子酸等鞣质成分。另有谓木材(带皮,树龄20年)含鞣质6.54%。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除烦热,解酒疸,目黄,水煮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洗汤、火、漆疮及赤眼。"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凫羽

    《中药大辞典》:凫羽药材名称凫羽拼音Fú Yǔ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羽毛。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咸,无毒。"功能主治《陆川本草》:"治溃

  • 紫背天葵草

    药材名称紫背天葵草拼音Zǐ Bèi Tiān Kuí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滇南本草》),紫背鹿衔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反背红、草本反背虹,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

  • 胡荽

    《中药大辞典》:胡荽药材名称胡荽拼音Hú Suī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

  • 鹅胆

    《中药大辞典》:鹅胆药材名称鹅胆拼音é Dǎ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胆汁含鹅脱氧胆酸。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q

  • 金粉蕨

    药材名称金粉蕨拼音Jīn Fěn Jué别名野鸡尾、小野鸡尾、柏香莲、小金花草、水金鸡尾、孔雀尾、土黄连、解毒蕨、日本乌蕨来源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

  • 蜡瓣花根

    药材名称蜡瓣花根拼音Là Bàn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根皮夏季采挖,刮去

  • 萱草根

    《中药大辞典》:萱草根药材名称萱草根拼音Xuān Cǎo Gēn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滇南本草》),地人参(《分类草药性》),黄花菜根(《山东中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

  • 洋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葱药材名称洋葱拼音Yánɡ Cōnɡ别名洋葱头来源百合科洋葱Allium cepa L.,以鲜茎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功能主治主治创伤,溃疡,阴道滴虫病,便秘。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