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镜
【介绍】:
见黄燕台条。
【介绍】:
见黄燕台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由脾肺积毒,血络瘀滞所致。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气轮一、二处,生浮肉一片,色浅红,内细颗丛萃,揉之俨似小铁砂,曰鱼子。其肉块圆长,或四或六,四角生来若榴子绽露
即瘛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瘛疭条。
见《本草纲目》。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鹿角胶,详该条。
病名。《疡医准绳》卷二:“虎须疔生于唇下。”证治同人中疔。
见妇人规条。
病名。生于小腿肚的一种疮疡。出《医说》卷六。由湿热内搏,外感风邪,滞于肌肤,留于血脉而成。常发于小腿肚。初起形如湿疮,痛痒相兼。破流黄水,疮口深如钉钻,缠绵难愈;若疮口受寒,则疮口肌肤发冷。治宜清热理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绝痧方,见该条。
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即今之解剖、生理学考试。
见《江苏药材志》。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