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鸢脚爪

鸢脚爪

《中药大辞典》:鸢脚爪

药材名称鸢脚爪

拼音Yuān Jiǎo Zhǎo

别名鹰爪(《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鹰科动物脚爪

原形态茑(《诗经》),又名:黑耳鸢、老鹰。

体长约65厘米。嘴黑色,蜡膜和下嘴基部淡黄沾绿。虹膜暗褐色。额白色;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几纯浓褐色,头顶和后颈的各羽具有黑褐色羽干,两侧杂以棕白色。耳羽黑褐色。颏和喉部均白色,羽端较褐,羽干黑褐。初级飞羽黑褐色,基部具一大形白斑,翱翔时最易识别。尾呈叉状;尾羽浓褐,微具黑褐色横斑,在内翈尤其明显,羽端狭,缀以褐白色。胸、上腹和两胁黑褐色,羽干亦黑褐;下体余部灰棕色,带黑褐色纵纹。脚灰黄色,爪黑。

常见于城市、乡村附近。天晴时,常单独在高空飞翔。巢多营在高树上。主食啮齿动物,偶袭家禽。

本动物的嘴(鸢嘴)、翅骨(鸢翅骨)、脑髓(鸢脑髓)、胆(鸢胆)、脂肪油(鸢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几遍全国各地,终年留居。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有小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小儿惊风,头昏晕及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只;或研末。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小儿惊风:鸢脚爪、水牛角末、全蝎朱砂黄连。磨粉,兑开水服。

②治头昏晕:鸢脚爪、天麻藁本猪脑髓。煎服。

③治痔疮:鸢脚爪、黄连木鳖子。共为末,外涂。(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鸢脚爪

药材名称鸢脚爪

拼音Yuān Jiǎo Zhǎo

英文名kite claw

别名鹰爪、鸢爪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脚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vus korschun (Gmelin)

原形态鸢,鸢为大型鸟类。羽色大都为褐色。额白;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几为纯褐色,头顶和后颈的各羽有黑褐色羽干,两侧杂以棕白色,使羽干纹特别明显。两翅初级飞羽黑褐色。尾呈叉状;尾羽浓褐,微缀黑褐色横斑,羽端褐白色。耳羽纯黑褐色,故又名黑耳鸢颏和喉白,羽端较褐,羽干黑褐,胸以瑕浓褐色,羽干也黑,其左右两侧稍沾棕色,因呈纵纹;下腹、尾下覆羽以及覆腿羽呈棕黄色,白色羽基常展露于外;翼下覆羽暗红褐色,腑红褐色而杂以黑褐色羽干;尺羽下面大都暗灰褐色,而于外侧初级飞羽的基部具一大形白斑,展翅高翔时,特别明显。幼鸟的头部和腹部满布纵纹。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蜡膜和下嘴基部淡黄沾绿;脚灰黄色,爪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城市、村镇以及栽培地带和山野等处常见的一种鸟类。天晴朗时,喜单独翱翔在天空中历久不停。冬季三五成群漫游。飞行时易改变方向而多成圈状,或在滑翔中两翅不甚振动,有如高悬在空中一般。视力锐每,叫声如吹箫一般。食物主要为肉食性,如小型兽类、鸟类、两栖类及鱼类等,亦吃小型动物尸体及残屑。在我国南方自二月间就开始繁殖,结群营巢在山谷丛树间的巨木上,或置于小丘的岩棚巅处。卵每窝一般2-3枚,污白色或稍带绿,杂以各色斑点。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各地,为终年常见的留鸟。

性味味咸;性温;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镇惊;息风;解毒。主小儿惊风;头昏眩晕;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只;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各家论述《四川中药志》:治小儿惊风,头昏晕及痔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摇钱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摇钱树药材名称摇钱树拼音Yáo Qián Shù别名灯笼花、马鞍树来源无患子科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

  • 天山堇菜

    药材名称天山堇菜拼音Tiān Shān Jǐ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天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tianshanica Maxim.采收和储藏:春、秋季节采收,洗净,鲜

  • 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里光药材名称千里光拼音Qiān Lǐ Guānɡ别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领光、一扫光来源本品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以全草入

  • 骆驼蓬子

    《中药大辞典》:骆驼蓬子药材名称骆驼蓬子拼音Luò Tuo Pénɡ Zǐ出处《新疆中草药》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成熟时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3.92%,6.4~7.0

  • 辽东栎壳斗

    药材名称辽东栎壳斗拼音Liáo Dōnɡ Lì Ké Dòu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果实外的总苞。性味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泻。治便

  • 白三七根

    药材名称白三七根拼音Bái Sān Qī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用法用

  • 水泽兰

    《中药大辞典》:水泽兰药材名称水泽兰拼音Shuǐ Zé Lán别名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蓝(《天宝本草》),水杨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

  • 石豇豆

    《中药大辞典》:石豇豆药材名称石豇豆拼音Shí Jiānɡ Dòu别名石小豆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根

  • 筋骨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筋骨散药材名称筋骨散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荨麻叶腐卑Premna urticifolia Rehd.,以根入药。夏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微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

  • 小果倒地铃

    药材名称小果倒地铃拼音Xiǎo Guǒ Dǎo Dì Lí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出处《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