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经来潮。
见《药性切用》。为柑皮之药材名,详该条。
股(大腿)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著《胎产经验方》1卷,已佚。
指变化不定、与病证不符的一种脉象。前人错以鬼祟、客忤等作为出现此脉的病因,故又名鬼祟脉。《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凡鬼祟附着之脉,两手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乍密乍疏,乍沉乍浮,阳邪来见脉则浮洪,阴邪来见脉
病证名。指患麻疹而失音者。常见于小儿。多因小儿麻疹后肺胃余毒未尽,复感风邪,致失声不语,咳嗽等。治宜祛风邪,清解余毒。方用蝉蜕、牛蒡子、射干、桔梗、连翘、甘草、前胡及养阴清热药等。参见麻疹、瘖等条。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猪膏、生姜汁各二升,青蒿汁、天门冬汁各一升。用微火,银器内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酒汤调下。治肝劳实热,关格牢涩,闭塞不通,毛悴色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