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寒眩晕

猜你喜欢

  • 耳后高骨

    推拿穴位名。即耳背高骨,见该条。

  • 野兰

    出《神农本草经》。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 顺生丹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催生丹。见该条。

  • 差后劳复

    详劳复条。

  • 孙梦熊

    【介绍】:见何游条。

  • 脗(wěn 吻)

    吻的异体字。见吻条。

  • 足阳明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阳明者。《素问·刺疟篇》:“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方用大剂竹叶石膏汤等,参见三阳疟条。

  • 恶食

    病证名。①指见食物而有厌恶感,不能进食者。《证治汇补》:“恶食非止一端,有胸中痰滞者,宜导痰以助脾。有伤食恶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虚者,宜参术以健脾。”一般可用保和丸加减。②即恶阻。详该条。

  • 卫营同病

    病从卫分逆传心包,或入营分而卫分证仍在。临床表现既有发热、夜热甚、神志昏蒙、舌质红绛等营分证,又有恶寒、咳嗽、舌苔薄白等卫分证。治宜清营结合透解表邪。

  • 下阴别

    指会阴穴。《素问·气府论》:“下阴别一。”张景岳注:“自曲骨之下,别络两阴之间,为冲督之会,故曰阴别,一谓会阴穴也。”见会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