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降法

降法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指向下拉或向深部用力按压一类的手法,使有突出或高凸形状的病变部位恢复原状。

猜你喜欢

  • 脐痈毒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见该条。

  • 黄藤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 拉牛入石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 十九号大畜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蒺藜散,见该条。

  • 五风丸

    《慎柔五书》卷四方。乌鸡卵(去黄)五枚,吴茱萸三升,黄蜡三两,干漆四两,粳米粉半升。同入锅内,火炼至稠为丸,小豆大,每服一百二十丸,隔宿不食,清晨米饮送下。治肝劳热,令人畏恐不安,眼中赤壅者。

  • 时行寒疫

    病名。见晋·王叔和《伤寒例》。指春夏季节因暴寒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时病论》:“大概众人之病相似者,皆可以疫名之,此又与瘟疫之疫,相悬霄壤。须知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寒疫乃反常之变气也。”症见头痛身疼

  • 是斋百一选方

    书名。20卷。宋·王璆撰。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全书共31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共选100

  • 脸停瘀血

    病证名。《银海精微》:“此乃肝气凝滞,脾胃停风湿也,或因天行赤眼之后,……不能调养,使血凝于胞睑之间,名曰瘀血。治之须番上下胞睑,劆洗瘀血至尽。宜服退赤散、当归散。”

  • 患门

    经外奇穴名。见《医学入门》。位于背部。取穴时,先以绳量取足大趾端经足跟至腘横纹长度,然后此绳一端从鼻尖沿头正中线向后量至背脊,尽端作点标记;再从此点旁开以鼻柱底至口角端距离处。一说在第五胸椎突起两旁各

  • 内府

    指六腑。《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