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中之阳

阴中之阳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阳性的事物,居于阴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鸡鸣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猜你喜欢

  • 中鬾

    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即继病,详该条。

  • 戴天章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名医。字麟郊。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习举子业,博学强记,通天文、算数、地理等,尤精于医,钻研温病学颇有心得。宗吴又可之说,主张瘟疫不同于伤寒,着重对气、色、舌、神

  • 痴先生

    【介绍】:见詹文升条。

  • 太阴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肩胛疽,见该条。

  • 酸榴皮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皮之别名,详该条。

  • 偷针窝

    病名。即针眼。详该条。

  • 阴阳离决

    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热气霍乱

    病名。见《病因脉治·霍乱》。即热霍乱。详该条。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 胎瘐

    出《幼科全书》。即胎怯。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