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怪脉之一。脉象忽疏忽密,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
见《医学入门》。怀孕一月,胎元初成,形如露珠,故名。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木贼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金匮要略》卷中。即金创。详该条。
《素问》篇名。厥,气血逆乱所致的病证。本篇专论厥证,故名。内容主要阐述寒厥热厥的不同病因及其症状与治法,指出不论寒厥热厥,它的主要病理是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影响机能正常活动的一种剧变现象。文中还论述了六经
①出《石药尔雅》。为肉苁蓉之别名。②出《何首乌录》。为何首乌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履贯不详。精通针灸术。据载徒弟为病妇刺足外踝,针滞留不出,张另刺手腕某穴,针刚进而外踝滞针即出。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撰有《伤寒方论》20卷,已佚。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指治疗痈肿的针刺方法。其法在患处将针直入直出,反复多次地浅刺,使之出血。以其反复浅刺,后刺赞助前刺,故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