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著作。清·何游撰。以内科杂病为主。何氏诊病善于辨证溯因,治法推崇叶天士,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但记叙较为简略。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即羊水。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金钱白花蛇之简称,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同“疔”,火丁为十三丁之一,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靥,四边有皰浆,又如赤粟米,治见疔疮条。
出《素问·本病论》。即上丹田。见该条。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羊须疮。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初服升
即禁方。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